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一卧不起

一卧不起意思

  • 解释:

    谓一病不愈。

  • 出处: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自从倩女孩儿在折柳亭与王秀才送路,辞别回家,得其疾病,一卧不起。”

  • 语法:

    一卧不起作谓语、定语;指生病

  • 示例:

    他回来后就一卧不起,不久命赴黄泉了

  • 近义词:

    一病不起

一卧不起成语造句

  • 1、智仙老尼受了雷火惊吓,自知业报已至,悔恨交加,从此一卧不起
  • 2、听说许瑂珞病了,从冬至那日归家就一卧不起
  • 3、久攻不下,又死了这么多人,高欢忧愤发病,一卧不起
  • 4、回至店中,一卧不起,寒热交作,病势沉重将危。
  • 5、相穿她小时候性情乖巧,美貌无比,很得家人讨喜,却在十年前得一夜之间,失了足,从此变得痴呆,在仨前,落入水中,一卧不起
  • [查看详情]

成语一卧不起单字解释

  • 读音:yī

    一yī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

    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表示专一:~心~意。

    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

    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

    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

    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

    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 读音:wò

    卧wò

    1.躺下:仰~。~倒。病得很重,在床上~了三天。

    2.使婴儿躺下:把小孩儿~在炕上。

    3.(动物)趴:~牛。鸡~在窝里。

    4.睡觉用的:~室。~房。~铺。

    5.指卧铺:硬~。软~。

    6.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个鸡子儿。


  • 读音:bùfǒu

    不bùfǒu

    [bù]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

    [fǒu]
    相当于“否”


  • 读音:qǐ

    起qǐ

    1.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来。~立。~床。早睡早~。

    2.离开原来的位置:~身。~飞。

    3.物体由下往上升:皮球不~了。

    4.长出(疱、疙瘩、痱子):夏天小孩儿身上爱~痱子。

    5.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货。~钉子。

    6.发生:~风了。~疑心。~作用。

    7.发动;兴起:~兵。~事。

    8.拟写:~稿子。~草。

    9.建立:~伙。~会。白手~家。平地~高楼。

    10.姓。

    11.件;次:这样的案子每年总有几~。防止了一~事故。

    12.群;批:外面进来一~人。他们分六~往地里送肥料。

    13.用在动词后,表示事物随动作出现:乐队奏~迎宾曲。会场响~热烈掌声。

    14.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涉及人或事:他多次问~过你。想~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