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失
zhī
枝
tuō
脱
jié
节
shī zhī tuō jié
一般成语
abcd
失枝脫節
比喻因关照呼应不周而造成失误或差错。
宋·陆九渊《语录》:"要常践道,践道则精明。一不践道,便不精明,便失枝落节。"
从你去后,我只怕你有些失枝脱节,或早或晚回来,因此分付这几个男女,但凡拿得行货,只要活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一回
失shī
1.丢掉:遗~。丧~。
2.找不着:迷~路径。
3.违背:~信。~约。
4.没有把握住:~手。~足。
5.没有达到目的:~意。~望。
6.改变常态:~色。~神。
7.错误:过~。千虑一~。
枝zhīqí
[zhī]
1.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干(gàn)。竹~。节外生~。~柯。~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
2.量词,指杆形的:一~铅笔。
3.古同“支”,支持,分支。
[qí]
古同“歧”,岔。
脱tuō
1.(皮肤、毛发等)脱落:~皮。~毛。爷爷的头发都~光了。
2.取下;除去:~鞋。~脂。~色。
3.脱离:逃~。摆~。~险。~缰之马。
4.漏掉(文字):~误。这一行里~了三个字。
5.轻率;轻慢:轻~。~易(轻率,不讲究礼貌)。
6.或许:~有不测。
7.倘若:~有遗漏,必致误事。
8.姓。
节jiéjiē
[jié]
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关~。
2.段落:章~。
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烟筒。
4.节日;时令:国庆~。清明~。
5.事项:礼~。细~。
6.限制;俭省:~制。开源~流。
7.删略:~本。~录。
8.操守:~操。晚~。
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
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
[jiē]
〔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