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r
二
shù
竖
zuò
作
è
恶
èr shù zuò è
一般成语
abcd
二豎作惡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比喻疾病缠身。
《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自谓摄生莫我若,反招二竖来作恶。 清·彭蕴章《知病吟》
二èr
1.数目。一加一的和。
2.序数:一穷~白。
3.两样:不~价。
竖shù
1.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井。~琴。
2.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画一条~线。~着再挖一道沟。
3.使物体跟地面垂直:~电线杆。把柱子~起来。
4.汉字的笔画,从上一直向下,形状是“。”。
5.年轻的仆人:~子。
作zuò
[zuò]
1.劳动;劳作:精耕细~。~息制度。
2.起:振~。枪声大~。
3.写作;作品:著~。佳~。
4.假装:~态。装模~样。
5.当作;作为:过期~废。
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斗争。自~自受。
7.同“做”。
[zuō]
作坊:小器~。
恶èwùěwū
[è]
恶劣;坏:~习。~意。
[wù]
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深~痛绝。
[ě]
1.[恶心](ě·xin)
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
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你别在这儿~我了。
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他。
[wū]
1.同“乌2”。
2.表示惊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