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à
纳
mín
民
guǐ
轨
wù
物
nà mín guǐ wù
一般成语
abcd
納民軌物
纳:容纳;民:老百姓;轨:法度;物:器物。指将百姓纳入遵守法度、惜用器物的正道。
《左传·隐公五年》:"群将纳民于轨物者也。"
纳民轨物,驱时仁寿,神化隆平,生灵熙阜。 《隋书·卢思道传》
纳nà
1.收进来;放进来:出~。闭门不~。
2.接受:~降。采~。
3.享受:~凉。
4.放进去:~入正轨。
5.交付(捐税、公粮等):~税。~粮。
6.姓。
7.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鞋底子。
民mín
1.人民:国泰~安。为~除害。
2.指某种人:藏~。回~。农~。渔~。牧~。居~。侨~。
3.民间的:~歌。~谣。
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航。~用。
5.姓。
轨guǐ
1.原指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后指车轮碾过的痕迹。
2.一定的运行路线:~迹。
3.比喻事物正常的规则、法度、秩序:正~。越~。
4.轨道。也指铺设轨道用的条形钢材:火车出~了。铺~工程。
物wù
1.东西;事物:动~。货~。~质。~尽其用。
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待人接~。
3.内容;实质:言之有~。空洞无~。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