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r
二
bìng
并
sì
四
jù
具
èr bìng sì jù
一般成语
abcd
二并四具
谓贤主、嘉宾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同时具备。语本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四美具,二难并。” 宋 张榘 《贺新凉》词:“倒挽峡流归笔底,衮衮二并四具。”
二èr
1.数目。一加一的和。
2.序数:一穷~白。
3.两样:不~价。
并bìngbīng
[bìng]
1.合在一起:归~。合~。把三个组~成两个。
2.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蒂莲。我们手挽着手,肩~着肩。
3.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时存在,不同的事情同时进行:两说~存。相提~论。
4.用在否定词前面加强否定的语气,略带反驳的意味:你以为他糊涂,其实他~不糊涂。所谓团结~非一团和气。
5.并且:我完全同意~拥护领导的决定。
6.用法跟“连”相同(常跟“而”、“亦”呼应):~此而不知。~此浅近原理亦不能明。
[bīng]
山西太原的别称。
四sì
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姓。
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具jù
1.用具:家~。文~。
2.具有:~备。粗~规模。
3.备;办:~结。谨~薄礼。
4.才能;才干:才~。干城之~。
5.写出;陈述:~名。条~时弊。
6.量词。用于棺材、尸体和某些器物:一~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