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
以
wěi
伪
bàng
谤
zhēn
真
yǐ wěi bàng zhēn
一般成语
abcd
以偽謗真
用假的去冒充真的,致使人分辨不清。
南朝·梁·刘勰《灭论》:"校之形迹,精粗已悬;核以至理,真伪岂隐。若以粗笑精,以伪傍真,是瞽对离朱曰我明也。"
以yǐ
1.用;拿:~少胜多。晓之~理。赠~鲜花。
2.依;按照:~次。~音序排列。
3.因:何~知之?。不~人废言。
4.表示目的:~广视听。~待时机。
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姓。
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前。~上。三日~后。县级~上。长江~南。五千~内。二十岁~下。
伪wěi
1.有意做作掩盖本来面貌的;虚假(跟“真”相对):~装。~造。作~。~钞。去~存真。
2.不合法的;窃取政权、不为人民所拥护的:~政权。~军。~组织。
谤bàng
攻击人,说人坏话:毁~。诽~。
真zhēn
1.真实(跟“假、伪”相对):~心诚意。千~万确。去伪存~。这幅宋人的水墨画是~的。
2.的确;实在:时间过得~快!。“人勤地不懒”这话~不假。
3.清楚确实:字音咬得~。黑板上的字你看得~吗?
4.指真书:~草隶篆。
5.人的肖像;事物的形象:写~。传~。
6.本性;本原:返璞归~。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