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四字词语(比喻假的冒充真的成语):以伪谤真,以假乱真,偷梁换柱,冒名顶替,名不副实,张冠李戴,挂羊头卖狗肉,斗方名士,李代桃僵,滥竽充数,顶名冒姓,鱼目混珠,假金方用真金镀,鱼目混珎。
1、以伪谤真 yǐ wěi bàng zhēn
释义:以伪谤真 用假的去冒充真的,致使人分辨不清。
出处:南朝·梁·刘勰《灭论》:"校之形迹,精粗已悬;核以至理,真伪岂隐。若以粗笑精,以伪傍真,是瞽对离朱曰我明也。"
2、以假乱真 yǐ jiǎ luàn zhēn
释义:以假乱真 以:用;乱真:使真的东西混乱;与假的掺杂在一起分不清。用假的东西来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馀分闰位,谓以伪乱真耳。”
3、偷梁换柱 tōu liáng huàng zhù
释义:偷梁换柱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7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过潇湘馆来。”
4、冒名顶替 mào míng dǐng tì
释义:冒名顶替 冒:冒充。冒用别人的名义去做某事或窃取他人的权利。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5回:“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
5、名不副实 míng bù fù shí
释义:名不副实 名:名称;副:相称;相符合。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指空有虚名。
出处:三国 魏 刘邵《人物志 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6、张冠李戴 zhāng guān lǐ dài
释义:张冠李戴 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对象。
出处: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7、挂羊头卖狗肉 guà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
释义:挂羊头卖狗肉 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31卷:“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
8、斗方名士 dǒu fāng míng shì
释义:斗方名士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结识了两个报馆主笔,天天弄些诗去登报,要借此博个诗翁的名色。”
9、李代桃僵 lǐ dài táo jiāng
释义:李代桃僵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出处: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10、滥竽充数 làn yú chōng shù
释义:滥竽充数 滥:与真实不符;竽:一种簧管乐器。不会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乐队中凑数。比喻没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货冒充好货。有时也表自谦。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1、顶名冒姓 dǐng míng mào xìng
释义:顶名冒姓 谓冒充他人。
出处:《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恐系外乡光棍,顶名冒姓。”
12、鱼目混珠 yú mù hùn zhū
释义:鱼目混珠 鱼目:鱼眼睛;混:混同;冒充。用鱼眼来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出处:汉 魏伯阳《参同契》上卷:“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13、假金方用真金镀 jiǎ jīn fāng yòng zhēn jīn dù
释义:假金方用真金镀 方:才。假的金子才用真真镀。比喻只有假的或劣质的东西才需装饰,以冒充真的或质量好的。
出处:唐·李绅《答章孝标》:"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14、鱼目混珎 yú mù hùn zhū
释义:鱼目混珎 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同“鱼目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