ěr
耳
shí
食
zhī
之
tú
徒
ěr shí zhī tú
一般成语
abcd
耳食之徒
指全凭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人。
《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但此后示黠者,伪作半印,以欺耳食之徒,皆出苏人与徽人伎俩。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籍没古玩》
耳ěr
1.耳朵:~聋眼花。~闻目睹。
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银~。
3.位置在两旁的:~房。~门。
4.姓。
5.而已;罢了:想当然~。技止此~。
食shísìyì
[shí]
1.吃。特指吃饭:~肉。废寝忘~。
2.吃的东西:面~。小鸡觅~。丰衣足~。
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糖。~盐。
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月~。
[sì]
拿东西给人吃。
[yì]
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徒tú
1.步行:~步。~涉。
2.空:~手。
3.白白地:~然。~劳无益。
4.只;仅仅:家~四壁。
5.从事学习的人:~弟。~工。学~。师~。
6.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教~。党~。
7.人(多指坏人):匪~。暴~。赌~。叛~。
8.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