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ù
碌
lù
碌
wú
无
cái
才
lù lù wú cái
一般成语
aabc
碌碌無才
碌碌:平庸、无能的。形容人平平庸庸,没有能力。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録録(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宋·吴箕《常谈》卷八:"上书昭王,切而不迫;君臣纵谈,观得色变,此岂碌碌无能之人?"
瑜碌碌无才,诚不足数。 明·朱之瑜《上长崎镇巡揭》
碌lùliù
[lù]
1.平庸:庸~。
2.繁忙:忙~。
[liù]
〔碌碡〕也叫石滚。农具名。圆柱形,用石头做成,用来轧场(cháng)或轧地。碡(zhou)。
碌lùliù
[lù]
1.平庸:庸~。
2.繁忙:忙~。
[liù]
〔碌碡〕也叫石滚。农具名。圆柱形,用石头做成,用来轧场(cháng)或轧地。碡(zhou)。
无wú
[wú]
1.没有(跟“有”相对):从~到有。~产阶级。有则改之,~则加勉。
2.不:~论。~须。
3.不论:事~大小,都有人负责。
4.同“毋”。
5.姓。
[mó]
见【南无】。
才cái
1.才能:德~兼备。多~多艺。这人很有~。
2.有才能的人:干~。奇~。
3.姓。
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来就要走?
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走。大风到晚上~住了。
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能把工作做好。
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明白是怎么回事。
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干完。
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好呢。我~不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