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忘了一个人的成语(想要忘掉一个人的成语):疮好忘痛,不忘故旧,不忘母训,丢三忘四,久要不忘,从流忘反,公尔忘私,公而忘私,出公忘私,刻骨铭心,半面不忘,发愤忘食,国尔忘家,国而忘家,国耳忘家,好了疮疤忘了痛,宠辱皆忘,废寝忘食,废寝忘餐,得兔忘蹄,得意忘形,得意忘言,得意忘象,得鱼忘荃,感遇忘身,汲引忘疲,背义忘恩,背恩忘义,见利忘义,记功忘失,记功忘过,记忆犹新,负义忘恩,负恩忘义,贵人善忘,贵人多忘,贵人多忘事,过目不忘,魂牵梦萦,久久不忘。
1、疮好忘痛 chuāng hǎo wàng tòng
释义:疮好忘痛 疮疤好了就忘了疼痛。比喻情况见好以后就忘记了从前的痛苦经历和教训。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你今日了毕官司出来,两脚踏住平川地,得命思财,疮好忘痛。"
2、不忘故旧 bù wàng gù jiù
释义:不忘故旧 故旧:旧交、旧友。不忘记老朋友。
出处: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多谢大王不忘故旧。”
3、不忘母训 bù wàng mǔ xùn
释义:不忘母训 指不忘记母亲的教诲
4、丢三忘四 diu1 sān wàng sì
释义:丢三忘四 见“丢三落四”。
出处:《红楼梦》第七二回:“我如今竟糊涂了!丢三忘四,惹人抱怨,竟不大像先了。”
5、久要不忘 jiǔ yāo bù wàng
释义:久要不忘 久要:旧约、旧交。不忘旧约或旧交。
出处:《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6、从流忘反 cóng liú wàng fǎn
释义:从流忘反 谓习从流俗而不可扭转。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一记得了,久而久之,不论尊卑长幼,远近亲疏,一股脑子,把称谓搁起来,都叫别号,尤其怪。照这样从流忘反,流到我大清二百年后,只怕就会有‘甲斋父亲’‘乙亭儿子’的通称了。”
7、公尔忘私 gōng ěr wàng sī
释义:公尔忘私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出处:明·李贽《晃错》:“[晃错]公尔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晃氏之不安矣。”
8、公而忘私 gōng ér wàng sī
释义:公而忘私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利。
出处:汉 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9、出公忘私 chū gōng wàng sī
释义:出公忘私 出于公心忘掉私情。
出处:清·梅曾亮《送周石生序》:“非出公忘私、尽扫刮同异恩怨、屏置城府外,不足称朝廷委任、寄耳目之意。”
10、刻骨铭心 kè gǔ míng xīn
释义:刻骨铭心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出处: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11、半面不忘 bàn miàn bù wàng
释义:半面不忘 半面:见过面。见过面就不遗忘。形容记忆力极强
出处:《北齐书 杨愔传》:“其聪记强识,半面不忘。”
12、发愤忘食 fā fèn wàng shí
释义:发愤忘食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3、国尔忘家 guó ěr wàng jiā
释义:国尔忘家 尔:助词。为了国家而不顾家庭。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14、国而忘家 guó ér wàng jiā
释义:国而忘家 谓为国事而忘其家。
出处:《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于心无愧。”
15、国耳忘家 guó ěr wàng jiā
释义:国耳忘家 见“国而忘家”。
出处:汉·贾谊《陈政事疏》:“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16、好了疮疤忘了痛 hǎo le chuāng bā wàng le tòng
释义:好了疮疤忘了痛 比喻情况好转后就忘了过去的困难或失败的教训。
17、宠辱皆忘 chǒng rǔ jiē wàng
释义:宠辱皆忘 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8、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释义:废寝忘食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9、废寝忘餐 fèi qǐn wàng cān
释义:废寝忘餐 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出处: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20、得兔忘蹄 dé tù wàng tí
释义:得兔忘蹄 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出处: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21、得意忘形 dé yì wàng xíng
释义:得意忘形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出处:《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22、得意忘言 dé yì wàng yán
释义:得意忘言 (语言是表达意思的)意思得到了;就不必记住言辞了。现多指彼此默契;心照不宣。
出处:庄周《庄子 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3、得意忘象 dé yì wàng xiàng
释义:得意忘象 谓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
出处:唐·梁肃《止观统例议》:“非夫聪明深达,得意忘象,其孰能知乎?”
24、得鱼忘荃 dé yú wàng quán
释义:得鱼忘荃 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筌”。
出处:《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25、感遇忘身 gǎn yù wàng shēn
释义:感遇忘身 感遇:感激恩遇;忘身:愿舍身相报。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表示忠心的套话。
出处:《晋书·庚亮传》:“且先帝谬顾,情同布衣,感今恩重命轻,遂感遇忘身。”
26、汲引忘疲 jí yǐn wàng pí
释义:汲引忘疲 汲引:从井里提水,比喻引荐和提拔人才。引荐和提拔人才而忘记了疲劳。
出处:唐 骆宾王《上衮州刺史启》:“汲引忘疲,奖题不倦。”
27、背义忘恩 bèi yù wàng ēn
释义:背义忘恩 指背弃道义,忘却恩德。同“背恩忘义”。
出处: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不想他背义忘恩,更待干罢。”
28、背恩忘义 bèi ēn wàng yì
释义:背恩忘义 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出处:《晋书 忠义传序》:“虽背恩忘义之徒不可胜载,而蹈节轻生之士无乏于时。”
29、见利忘义 jiàn lì wàng yì
释义:见利忘义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30、记功忘失 jì gōng wàng shī
释义:记功忘失 谓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
出处:《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夫立政之要,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宣帝征张敞于亡命。”一本作“记功忘过”。
31、记功忘过 jì gōng wàng guò
释义:记功忘过 见“记功忘失”。
出处:明·张居正《为故大学士高拱乞恩疏》:“山藏川纳,记功忘过者,明主之深仁也。”
32、记忆犹新 jì yì yóu xīn
释义:记忆犹新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出处: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无一二。”
33、负义忘恩 fù yì wàng ēn
释义:负义忘恩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出处: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
34、负恩忘义 fù ēn wàng yì
释义:负恩忘义 见“负恩背义”。
出处:元·施惠《幽闺记·虎头遇旧》:“紧降阶,释缚扶将起,是兄弟负恩忘义。”
35、贵人善忘 guì rén shàn wàng
释义:贵人善忘 用来嘲讽人善忘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4回:“就是大帅前日,也曾推举项城,难道是贵人善忘吗?”
36、贵人多忘 guì rén duō wàng
释义:贵人多忘 讥诮显贵者不念旧交。亦嘲人健忘。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恚恨》:“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内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
37、贵人多忘事 guì rén duō wàng shì
释义:贵人多忘事 官位高的人善于忘记。原指地位高的人对人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以嘲讽人健忘。
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卷二》:“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内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
38、过目不忘 guò mù bù wàng
释义:过目不忘 看过一遍就不会忘记;形容记忆力强;也形容给人的印象深刻。
出处:《晋书 苻融载记》:“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39、魂牵梦萦 hún qiān mèng yíng
释义:魂牵梦萦 牵:牵挂;萦:萦怀。某事牵动灵魂;萦绕于梦中。形容万分思念。也作“魂牵梦绕”。
出处:宋 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
40、久久不忘 jiǔ jiǔ bù wàng
释义:久久不忘 久久:好久,很久。形容印象深刻。
出处:陶铸《松树的风格》:"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它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