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里什么外成语六年级(什么里什么外的成语):人贫智短,内仁外义,内修外攘,内圣外王,内外勾结,内峻外和,内应外合,内忧外患,内柔外刚,内查外调,内疏外亲,内紧外松,内重外轻,参差不齐,口是心非,口蜜腹剑,句栉字比,孤军深入,孤立无援,差强人意,床上叠床,床上施床,接二连三,日暮途远,比肩迭踵,短刀直入,表里不一,貌似强大,邻女詈人,里出外进,里勾外连,里挑外撅,里通外国,里里外外,长绳系日,龟冷搘床,内亲外戚,内忧外侮,里生外熟,内清外浊。
1、人贫智短 rén pín zhì duǎn
释义:人贫智短 指人一到无路可走的时候,思想迟钝,办法也就不多了。同“人穷智短”。
出处:《古今小说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常言道‘人贫智短’,他恁地贫困,如何怪得他失张失智?”
2、内仁外义 nèi rén wài yì
释义:内仁外义 内心很仁慈,待人重情义
出处: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伏以阁下内仁而外义,行高而德巨,尚贤而兴能,哀穷而悼屈。”
3、内修外攘 nèi xiū wai rǎng
释义:内修外攘 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修亦作“修”。
出处:宋·胡锜《拟力田诒》:“顾惟礼耕义种之贤,足副内修外攘之志。”
4、内圣外王 nèi shèng wài zhǔ
释义:内圣外王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5、内外勾结 nèi wài gōu jié
释义:内外勾结 内部与外部暗中相互配合来达到某种目的
出处: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2章:“他领导的那场‘里应外合’的战斗,居然被安上一个‘内外勾结演苦肉计’的嫌疑。”
6、内峻外和 nèi jùn wai hé
释义:内峻外和 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内峻外和,相对者如登泰、华、坐春风,非不阳和熙熙,贮在颜间,而业已置人于青云上。”
7、内应外合 nèi yīng wài hé
释义:内应外合 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出处:《三国志通俗演义·姜维祁山战邓艾》:“忽报有内应外合之兵,蜀军溃散。”
8、内忧外患 nèi yōu wài huàn
释义:内忧外患 忧:忧虑;患:祸患。指国家内部的变乱和外部的侵略。
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戒》:“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9、内柔外刚 nèi róu wai gāng
释义:内柔外刚 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
出处:《易经·否卦》:“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
10、内查外调 nèi chá wài diào
释义:内查外调 指在单位内外调查事情的真实情况
出处:《人民日报》1983.11.29:“经过一个星期的内查外调,掌握了大量证据,很快就挖出了这个由八人组成的贪污盗窃团伙。”
11、内疏外亲 nèi shū wài qīn
释义:内疏外亲 疏:疏远;亲:亲密。内心疏远,表面亲近。指不是真心待人
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二卷:“曾子曰:‘内疏而外亲。’”
12、内紧外松 nèi jǐn wài sōng
释义:内紧外松 指政策的收紧与放宽或指人的心情,即内心紧张,态度镇静
13、内重外轻 nèi zhòng wài qīng
释义:内重外轻 内:京都;外;外省。形容京官权大,外官权小
出处:《宋史·高宗纪》:“以内重外轻,命省台、寺监及监司、守令居职及二年者,许更迭出入除擢。”
14、参差不齐 cēn cī bù qí
释义:参差不齐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壹概诸圣。”
15、口是心非 kǒu shì xīn fēi
释义:口是心非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16、口蜜腹剑 kǒu mì fù jiàn
释义:口蜜腹剑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17、句栉字比 jù zhì zì bǐ
释义:句栉字比 犹言逐字逐句仔细推敲。
出处:清·仇兆鳌《序》:“求其归宿所在,又从而句栉字比之,庶几得作者苦心于千百年之上。”
18、孤军深入 gū jūn shēn rù
释义:孤军深入 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到敌作战区。
出处:《周书 贺若敦传》:“瑱等以敦孤军深入,规欲取之。”
19、孤立无援 gū lì wú yuán
释义:孤立无援 孤立:没有得到同情和援助。指单独行事;没有援助。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焉耆以中国大丧,遂功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而龟兹姑墨数发兵攻疏勒。”
20、差强人意 chā qiáng rén yì
释义:差强人意 差:稍微地;强:振奋。原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形容某人某事还不错;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21、床上叠床 chuáng shàng dié chuáng
释义:床上叠床 比喻多余和重复。同“床上施床”。
出处:明 徐渭《序》:“而传注讲章,转相缠说,未免床上叠床。”
22、床上施床 chuáng shàng shī chuáng
释义:床上施床 比喻多余和重复。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晋魏已来所着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23、接二连三 jiē èr lián sān
释义:接二连三 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家中事情接二连三,也无暇及此。”
24、日暮途远 rì mù tú yuǎn
释义:日暮途远 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25、比肩迭踵 bǐ jiān dié zhǒng
释义:比肩迭踵 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出处:清 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一:“辽沉旧人,胜朝遗耈,比肩迭踵,同掌丝纶。”
26、短刀直入 duǎn dāo zhí rù
释义:短刀直入 比喻开门见山,直截爽快。
出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一:“我们可以短刀直入地便看定一个社会的真实相,而且还可借以判明以前的旧史料一多半都是虚伪。”
27、表里不一 biǎo lǐ bù yī
释义:表里不一 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出处:《逸周书 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28、貌似强大 mào sì qiáng dà
释义:貌似强大 表面好象强大,实际却很虚弱。
出处:罗广斌《红岩》第27章:“我相信,几天之内,这个貌似强大的敌人必然要土崩瓦解,你说我们该不该这样来估计形势?”
29、邻女詈人 lín nǚ lì rén
释义:邻女詈人 比喻各为其主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居彼人之所,则欲其报我也;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30、里出外进 lǐ chū wài jìn
释义:里出外进 出:突出的一部分;进:凹进的一部分。形容物体的表面排列不整齐;表面凸凹不平或参差不齐。
31、里勾外连 lǐ gōu wài lián
释义:里勾外连 内外勾结,串通一气。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厅上梁中书大喝道:‘你这厮是北京本处良民,如今倒来里勾外连,要打北京。”
32、里挑外撅 lǐ tiǎo wài juē
释义:里挑外撅 阳奉阴违,搬弄是非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找那心眼儿实、不会里挑外撅的人,找那跟韩老六结仇结怨的,你多联络些人,抱成团体。”
33、里通外国 lǐ tōng wài guó
释义:里通外国 里通:暗中勾结。与国外反动势力暗中勾结;盗卖本国的情报或国家利益。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之余》:“ 大则指为‘里通外国’,就是现在之所谓‘汉奸’。”
34、里里外外 lǐ lǐ wài wài
释义:里里外外 里面和外面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时值秋残冬到,石秀里里外外,身上都换了新衣服穿着。”
35、长绳系日 cháng shéng jì rì
释义:长绳系日 系:拴,缚。用长绳子把太阳拴住。比喻想留住时光。
出处:晋 傅玄《九曲歌》:“岁莫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
36、龟冷搘床 guī lěng zhī chuáng
释义:龟冷搘床 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龟策列传褚少孙论》:“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
37、内亲外戚 nèi qīn wài qī
释义:内亲外戚 指帝王的母族或妻族。
38、内忧外侮 nèi yōu wài wǔ
释义:内忧外侮 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同“内忧外患”。
出处: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九十九回:"霸踞关中卅二年,如何豆釜竟相煎!内忧外侮侵寻日,莫怪姚宗不再延。"
39、里生外熟 lǐ shēng wài shú
释义:里生外熟 外表成熟,里面却夹生。形容人或事物里外不一。
40、内清外浊 nèi qīng wài zhuó
释义:内清外浊 清:清白;浊:污浊。内心清白,外表污浊。比喻本质很好而外表极普通。
出处:晋·杨泉《太玄经》:"内清外浊,敝衣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