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四字成语形容水浒传(四字成语形容水浒传):不知疼痒,不知颠倒,不识泰山,冠屦倒施,吉日良时,哽哽咽咽,回生起死,家破人亡,家破人离,寡情薄意,将遇良才,将遇良材,归心似箭,归心如箭,得意忘形,挤眉弄眼,改邪归正,极天罔地,横七竖八,狗血淋头,积草屯粮,箭穿雁嘴,花枝招颤,花街柳巷,观形察色,观者如垛,话里藏阄,过府冲州,近火先焦,飞檐走壁,飞针走线,骨肉未寒,高姓大名,高山峻岭,鬼哭神惊,鬼鬼祟祟,魂不着体,魂消胆丧,魂飞魄荡,脚高步低。
1、不知疼痒 bù zhī téng yǎng
释义:不知疼痒 是疼是痒都不知道。比喻不体贴,不关心。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办!”
2、不知颠倒 bù zhī diān dǎo
释义:不知颠倒 犹言不明事理。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九回:不想这些带来的官兵,人人亦不知颠倒。天色又看看晚了。”
3、不识泰山 bù shí tài shān
释义:不识泰山 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4、冠屦倒施 guàn jù dǎo shī
释义:冠屦倒施 见“冠履倒易”。
出处:明·李贽《〈忠义水浒传〉序》:“盖自宋室不竞,冠屦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
5、吉日良时 jí rì liáng shí
释义:吉日良时 见“吉日良辰”。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宋江拣了吉日良时,焚一炉香,鸣鼓聚众,都到堂上。”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子牙对惧留孙曰:‘命土行孙乘今日吉日良时,与邓小姐成亲,何如?’”
6、哽哽咽咽 gěng gěng yè yè
释义:哽哽咽咽 不能痛快的出声哭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三个酒至数杯,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说得入港,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
7、回生起死 huí shēng qǐ sǐ
释义:回生起死 起死回生。形容医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救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物。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回生起死妙难言,拯惫扶危更多益。”
8、家破人亡 jiā pò rén wáng
释义:家破人亡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元安禅师》:“师曰:‘家破人亡,子归何处?’”
9、家破人离 jiā pò rén lí
释义:家破人离 犹家破人亡。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二回:“王庆从小不曾叫王砉一声爷的,今值此家破人离的时节,心中也酸楚起来。”
10、寡情薄意 guǎ qíng báo yì
释义:寡情薄意 缺少情意。
出处:《水浒传》第一一○回:“公孙胜道:‘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便是寡情薄意。今来仁兄功成名遂,只得曲允。’”
11、将遇良才 jiàng yù liáng cái
释义:将遇良才 将:将领;良才:高才;本领高的人。多指双方本领相当;能人碰上能人。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两个就清风山下厮杀,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
12、将遇良材 jiàng yù liáng cái
释义:将遇良材 良材:本领高的人。大将遇上本领高的人。比喻两雄争斗,本领相当。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四回:“两个就清风山下厮杀,真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材好用功。”
13、归心似箭 guī xīn sì jiàn
释义:归心似箭 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想回家的心情十分急切。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4回:“不多时,穿过松林,渡过小溪,过了水月村,越过镜花岭,真是归心似箭。”
14、归心如箭 guī xīn rú jiàn
释义:归心如箭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出处:清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2回:“ 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是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15、得意忘形 dé yì wàng xíng
释义:得意忘形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出处:《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16、挤眉弄眼 jǐ méi nòng yǎn
释义:挤眉弄眼 弄眼:使眼色。挤眉毛和眨眼睛向别人示意。也作“挤眉溜眼”。
出处:元 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挤眉弄眼,俐齿伶牙,攀高接贵,顺水推舟。”
17、改邪归正 gǎi xié guī zhèng
释义:改邪归正 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指不再做坏事。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
18、极天罔地 jí tiān wǎng dì
释义:极天罔地 谓遍天下。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一回:“听哀告,听哀告!贱躯流落谁知道,谁知道!极天罔地,罪恶难分颠倒。”
19、横七竖八 héng qī shù bā
释义:横七竖八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女,不计其数。”
20、狗血淋头 gǒu xuè lín tóu
释义:狗血淋头 旧时迷信说法,谓狗血淋在妖人头上,就可使其妖法失灵。后形容骂得很凶,使被骂者如淋了狗血的妖人一样,无言以对,无计可施。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三回:“马知府道:‘必然是个妖人!’教去取些法物来。牢子、节级将李逵捆翻,驱下厅前草地里,一个虞候掇一盆狗血没头一淋。”
21、积草屯粮 jī cǎo tún liáng
释义:积草屯粮 储存粮食和草料。
出处: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如今且收兵回营,操军炼士,积草屯粮。”
22、箭穿雁嘴 jiàn chuān yàn zuǐ
释义:箭穿雁嘴 比喻不开口说话。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二回:“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众人都胆颤心寒,不敢出战。问了数声,如箭穿雁嘴,钩搭鱼腮,默默无言,无人敢应。”
23、花枝招颤 huā zhī zhāo chàn
释义:花枝招颤 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同“花枝招展”。
出处:《水浒后传》第四回:“冯舍人见了,慌忙起身,偷眼一觑,花枝招颤,态度轻盈,魂不附体,倒身便拜。”
24、花街柳巷 huā jiē liǔ xiàng
释义:花街柳巷 花、柳:旧指娼妓。旧指游乐的地方。也指妓院。
出处:唐 吕岩《敲义歌》:“花街柳巷觅真人,真人只在花街玩。”
25、观形察色 guān xíng chá sè
释义:观形察色 见“观貌察色”。
出处:《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观形察色,见貌之情。”
26、观者如垛 guān zhě rú duǒ
释义:观者如垛 见“观者如堵”。
出处:《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时琼英这段事,东京已传遍了。当日观者如垛。”
27、话里藏阄 huà lǐ cáng jiū
释义:话里藏阄 话里藏着哑谜儿。
出处:《水浒传》第三七回:“宋江不晓得梢公话里藏阄,在船舱里悄悄的和两个公人说:‘也难得这个梢公救了我们三个性命。’”
28、过府冲州 guò fǔ chōng zhōu
释义:过府冲州 行经了很多地方。形容旅途的漫长与跋涉的劳苦。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二回:“两个商量了,径望沧州路上来。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过府冲州。”
29、近火先焦 jìn huǒ xiān jiāo
释义:近火先焦 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9回:“常言道:‘近火先焦’。伯伯便替我们吃官司坐牢,那时又没人送饭来救你。”
30、飞檐走壁 fēi yán zǒu bì
释义:飞檐走壁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
31、飞针走线 fēi zhēn zǒu xiàn
释义:飞针走线 飞:使飞动;走:迅跑。针飞动;使线迅跑。形容缝补刺绣技巧熟练;动作敏捷;速度很快。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江湖上人称他第一手裁缝,端的是飞针走线。”
32、骨肉未寒 gǔ ròu wèi hán
释义:骨肉未寒 骨肉尚未冷透。指人刚死不久。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中年丧妻,大不幸也。骨肉未寒,安忍便议亲。”
33、高姓大名 gāo xìng dà míng
释义:高姓大名 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同“高名大姓”。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宋江、花荣慌忙下马,扶起那两位壮士道:‘且请问二位壮士高姓大名?’”
34、高山峻岭 gāo shān jùn lǐng
释义:高山峻岭 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险的山岭。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六回:“众人打一看时,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只见高山峻岭,无路可登。”
35、鬼哭神惊 guǐ kū shén jīng
释义:鬼哭神惊 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水浒传》第七十回:“张清带住枪杆,去锦袋中摸出一石子。手起处真似流星掣电,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
36、鬼鬼祟祟 guǐ guǐ suì suì
释义:鬼鬼祟祟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
37、魂不着体 hún bù zhe tǐ
释义:魂不着体 同“魂不附体”。
出处:《前汉书平话》卷上:“吓高皇魂不着体。”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三回:“只见两个黄巾力士,押着李逵,耳边只听得风雨之声,不觉径到蓟州地界,吓得魂不着体,手脚摇战。”
38、魂消胆丧 hún xiāo dǎn sàng
释义:魂消胆丧 同“魂飞魄散”。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四回:“[段恺]使人探知大军离城不远,遥望水陆路上,旌旗蔽日,船马相连,吓得魂消胆丧。”
39、魂飞魄荡 hún fēi pò dàng
释义:魂飞魄荡 同“魂飞魄散”。
出处:《后水浒传》第六回:“那马上的官人,忽见楼窗中一位美貌妇人,生得标致非凡,不胜惊喜……那官人在马上,一时看得魂飞魄荡。”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三卷:“说不尽百媚千娇,魂飞魄荡。 ”
40、脚高步低 jiǎo gāo bù dī
释义:脚高步低 形容脚步不稳,歪歪倒倒。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三人躲在芦苇丛中,望后面时,那火把渐近,三人心里越慌,脚高步低,在芦苇里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