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人绝情的成语(形容人很绝情的成语):人多势众,兵无常势,冷酷无情,势不两立,势不可当,势不可挡,势倾天下,势在必行,势均力敌,势如破竹,势成骑虎,反目成仇,声势浩大,大势已去,审时度势,寡恩薄义,寡情少义,尖酸刻薄,忍心害理,恩断义绝,惨无人理,惨无人道,掎角之势,来势汹汹,残暴不仁,毒泷恶雾,毒魔狠怪,民贼独夫,气势汹汹,气势磅礴,狗仗人势,独夫民贼,破竹之势,豺狼虎豹,豺狼野心,趋炎附势,跋扈恣睢,雕心鹰爪,鼎足之势,势如水火。
1、人多势众 rén duō shì zhòn
释义:人多势众 人多势力大。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话说金荣因人多势众,又兼贾瑞勒令赔了不是,给秦钟磕了头,宝玉方才不吵闹了。”
2、兵无常势 bīng wú cháng shì
释义:兵无常势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虚实》:“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3、冷酷无情 lěng kù wú qíng
释义:冷酷无情 冷漠苛刻;没有感情。
出处:老舍《一封家信》:“看明白了大部分的字,都是责难他的!她的形影与一切都消逝了,他眼前只是那张死板板的字,与一些冷酷无情的字!”
4、势不两立 shì bù liǎng lì
释义:势不两立 两立: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5、势不可当 shì bù kě dāng
释义:势不可当 当:抵挡。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出处:《晋书 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
6、势不可挡 shì bú kě dǎng
释义:势不可挡 来势迅猛,不可抵挡。也说势不可挡。与“势不可当”同义。
出处:《晋书·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
7、势倾天下 shì qīng tiān xià
释义:势倾天下 形容权势极大,压倒一切人。
出处:《三国志·魏书·袁绍传》:“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
8、势在必行 shì zài bì xíng
释义:势在必行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0回:“又知此事势在必行,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访友去了。”
9、势均力敌 shì jūn lì dí
释义:势均力敌 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
出处:晋 袁宏《后汉纪 献帝纪》:“无他远略,又势均力敌,内难必作,吾乘其弊,事可图也。”
10、势如破竹 shì rú pò zhú
释义:势如破竹 势:气势;威力;破竹:劈开竹子。气势就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比喻打仗或工作毫无阻挡;节节胜利。
出处:《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11、势成骑虎 shì chéng qí hǔ
释义:势成骑虎 情势像骑在老虎背上一样;很难下来。比喻已在进行中的事情;迫于情势;欲罢不能。
出处:清 吴璿《飞龙全传》:“心里其实害怕;无奈势成骑虎,只得勉强要去厮杀。”
12、反目成仇 fǎn mù chéng chóu
释义:反目成仇 反目:翻转眼皮;以白眼珠瞪人。反眼相看成为仇人;指夫妻不和闹得很僵;以致互相成为仇人。也指其他原来关系非常亲密;相处十分要好的人;矛盾激化;互相对立。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甚致怜新弃旧,反目成仇,多着呢?”
13、声势浩大 shēng shì hào dà
释义:声势浩大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14、大势已去 dà shì yǐ qù
释义:大势已去 大势:指有利的局势。有利的形势已经失去;前途没有希望。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程子说天命之改,莫是大势已去。”
15、审时度势 shěn shí duó shì
释义:审时度势 度:审。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刘欲华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
16、寡恩薄义 guǎ ēn bó yì
释义:寡恩薄义 寡:少。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17、寡情少义 guǎ qíng shǎo yì
释义:寡情少义 寡:少。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神仙》:“岂寡情少义忍心害理者,方能为神仙耶?”
18、尖酸刻薄 jiān suān kè bó
释义:尖酸刻薄 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来分辨,随他说去。”
19、忍心害理 rěn xīn hài lǐ
释义:忍心害理 忍:残忍。心地残忍,丧尽天良。
出处:《诗·大雅·桑柔》:“维彼忍心,是顾是复。”
20、恩断义绝 ēn duàn yì jué
释义:恩断义绝 恩爱情义完全断绝。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绝断没有接续。多指夫妻或亲属之间感情破裂。
出处:元 马致远《马丹阳》:“咱两个恩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21、惨无人理 cǎn wú rén lǐ
释义:惨无人理 犹言惨无人道。指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出处: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严弄峻制,惨无人理。任法吏之妄为,丝毫不加限制,人命呼吸,悬于法官之意旨。”
22、惨无人道 cǎn wú rén dào
释义:惨无人道 惨:狠毒;残暴;人道:指对人的同情、尊重、爱护与关怀。残忍毒辣;毫无人性。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
出处: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杀伤我人民,系累我妇孺,惨无人道。”
23、掎角之势 jǐ jiǎo zhī shì
释义:掎角之势 掎:拉住;这里指拉住腿;角:鹿角。指抓住角。形容兵分两路相互配合;形成夹击或牵制的态势。
出处: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
24、来势汹汹 lái shì xiōng xiōng
释义:来势汹汹 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出处: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接着便是来势汹汹地展开了追查一封写给党中央的所谓反革命的匿名信,稍事迂回,便牵扯到我。”
25、残暴不仁 cán bào bù rén
释义:残暴不仁 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
26、毒泷恶雾 dú lóng è wù
释义:毒泷恶雾 恶劣的云雨雾气。比喻暴虐凶残的黑暗势力。
出处:郑泽《登楼叹》诗:“毒泷恶雾纷相乘,令我望望心惺惺。”
27、毒魔狠怪 dú mó hěn guài
释义:毒魔狠怪 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
出处:《西游记》第九七回:“大哥是个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这几个毛贼?”
28、民贼独夫 mín zéi dú fū
释义:民贼独夫 指残害人民众叛亲离的反动统治者
出处: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这种险惨刻毒的民贼独夫思想,与孔孟正统派的仁义学说恰恰处于对立的地位。”
29、气势汹汹 qì shì xiōng xiōng
释义:气势汹汹 汹汹:声势盛大的样子。气势很盛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30、气势磅礴 qì shì páng bó
释义:气势磅礴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
出处:宋 文天祥《文山集 指南后录 正气歌》第14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31、狗仗人势 gǒu zhàng rén shì
释义:狗仗人势 仗:倚仗;仗恃。比喻坏人倚仗着有权有势的;为非作歹;欺压别人。
出处:明 李开先《宝剑记》第五回:“他怕你怎的?他怕我狗仗人势。”
32、独夫民贼 dú fū mín zéi
释义:独夫民贼 独夫: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暴君;民贼:祸害人民的人。残暴无道、祸害人民的反动统治头子。
出处:《尚书 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33、破竹之势 pò zhú zhī shì
释义:破竹之势 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处:《北史 周纪下 武帝》:“严军以待,击之必克。然后乘破竹之势,鼓行而东,足以穷其窟穴。”
34、豺狼虎豹 chái láng hǔ bào
释义:豺狼虎豹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35、豺狼野心 chái láng yě xīn
释义:豺狼野心 比喻坏人的狠毒用心。
出处: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
36、趋炎附势 qū yán fù shì
释义:趋炎附势 趋:趋向;迎合。炎:热。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出处:宋 陈善《扪虱新话 趋炎附势自古而然》:“盖趋炎附势,自古然矣。”
37、跋扈恣睢 bá hù zì suī
释义:跋扈恣睢 指专横强暴,为所欲为。
出处:参见“跋扈自恣”。
38、雕心鹰爪 diāo xīn yīng zhǎo
释义:雕心鹰爪 比喻心肠残忍,手段毒辣。
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他待使些雕心鹰爪,安排下龙韬虎略。”
39、鼎足之势 dǐng zú zhī shì
释义:鼎足之势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出处: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以与泰山共相始终。”
40、势如水火 shì rú shuǐ huǒ
释义:势如水火 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不能相容。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惟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