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水车龙 mǎ shuǐ chē lóng
犹言车水马龙。 -
马浡牛溲 mǎ bó niú sōu
见“马勃牛溲”。 -
马牛其风 mǎ niú qí fēng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马牛襟裾 mǎ niú jīn jū
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
马生角 mǎ shēng jiǎo
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
马疲人倦 mǎ pí rén juàn
疲:疲劳;倦:劳倦。人马疲倦困乏。形容体力疲劳不堪 -
马瘦毛长 mǎ shòu máo cháng
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 -
马空冀北 mǎ kōng jì běi
伯乐将冀北之良马搜选一空。比喻执政者善选贤才,无所遗漏。 -
马耳东风 mǎ ěr dōng fēng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马耳春风 mǎ ěr chūn fēng
见“马耳东风”。 -
马肥人壮 mǎ féi rén zhuàng
壮:强壮。形容军威雄壮,精神抖擞 -
马腹逃鞭 mǎ fù táo biān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以“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
马角乌头 mǎ jiǎo wū tóu
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
马角乌白 mǎ jiǎo wū bái
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
马足车尘 mǎ zú chē chén
喻四处奔波,生活动荡不定。 -
马足龙沙 mǎ zú lóng shā
指驰骋边疆,扬威域外。龙沙,塞北沙漠地方。 -
马迟枚疾 mǎ chí méi jí
见“马工枚速”。 -
马迹蛛丝 mǎ jì zhū sī
马蹄的痕迹,蜘蛛的细丝。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
马面牛头 mǎ miàn niú tóu
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
马革盛尸 mǎ gé shèng shī
见“马革裹尸”。 -
马革裹尸 mǎ gé guǒ shī
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
马首是瞻 mǎ shǒu shì zhān
首:头;是:指示代词;起提前受事成分的作用;瞻:往前或向上看。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 -
马首欲东 mǎ shǒu yù dōng
谓东归;返回。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 -
马马虎虎 mǎ mǎ hǔ hǔ
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
马鹿易形 mǎ lù yì xíng
出自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
马齿加长 mǎ chǐ jiā zhǎng
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
马齿徒增 mǎ chǐ tú zēng
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
马齿徒长 mǎ chǐ tú cháng
见“马齿徒增”。 -
马龙车水 mǎ lóng chē shuǐ
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
骂天咒地 mà tiān zhòu dì
不指明对象地诅咒漫骂 -
骂天扯地 mà tiān chě dì
见“骂天咒地”。 -
骂骂咧咧 mà mà liē liē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mó gāo yī chǐ,dào gāo yī zhàng
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
鸣于乔木 míng yú qiáo mù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以“鸣于乔木”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
鸣冤叫屈 míng yuān jiào qū
指申诉冤屈 -
鸣凤朝阳 míng fèng cháo yáng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郑玄笺:“凤皇鸣于山脊之上者,居高视下,观可集止,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后集。梧桐者,犹明君出也。生于朝阳者,被温仁之气,亦君德也。”后因以“鸣凤朝阳”比喻贤臣遇明君。 -
鸣玉曳履 míng yù yè lǚ
佩玉饰曳丝履。谓获高官厚禄。 -
鸣玉曳组 míng yù yè zǔ
佩玉饰曳印组。谓任高官。 -
鸣珂锵玉 míng kē qiāng yù
玉珂鸣响,佩玉铿锵。比喻显贵。 -
鸣琴而治 míng qín ér zhì
指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统治效果。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 -
鸣野食苹 míng yě shí píng
比喻诚心待人,同甘共苦。 -
鸣金收兵 míng jīn shōu bīng
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 -
鸣金收军 míng jīn shōu jūn
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 -
鸣钟列鼎 míng zhōng liè dǐng
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后因用“鸣钟列鼎”或“鸣钟食鼎”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
鸣钟食鼎 míng zhōng shí dǐng
见“鸣钟列鼎”。 -
鸣锣喝道 míng luó hè dào
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
鸣锣开道 míng luó kāi dào
鸣锣:敲锣。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前面差役敲锣;吆喝行人回避。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 -
鸣雁直木 míng yàn zhí mù
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木随阳而直。比喻良才。 -
鸣鹤之应 míng hè zhī yīng
《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后以“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
鸣鼓而攻 míng gǔ ér gōng
大张旗鼓地加以讨伐。 -
鸣鼓而攻之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
麋沸蚁动 mí fèi yǐ dòng
比喻社会秩序很乱。 -
麋沸蚁聚 mí fèi yǐ jù
麋:通“糜”,粥;聚:会集。比喻社会局势动荡,纷乱不堪 -
麦丘之祝 mài qiū zhī zhù
指直言之谏 -
麦秀两歧 mài xiù liǎng qí
亦作“麦秀两岐”。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
麦穗两歧 mài suì liǎng qí
一根麦长两个穗。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
麦饭豆羹 mài fàn dòu gēng
羹:汤。指粗劣食品。用来比喻生活水平低下。 -
麻木不仁 má mù bù rén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麻痹不仁 má bì bù rén
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觉 -
麻痹大意 má bì dà yì
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má què suī xiǎo,wǔ zàng jù quán
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
麻雀虽小,肝胆俱全 má què suī xiǎo,gān dǎn jù quán
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
默不作声 mò bù zuò shēng
一句话也不说 -
默不做声 mò bù zuò shēng
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 -
默化潜移 mò huà qián yí
同“潜移默化”。 -
默契神会 mò qì shén huì
谓从意识深处默默领会和揣摩事物所蕴含的精神气韵。 -
默换潜移 mò huàn qián yí
暗中转换移易。 -
默然无声 mò rán wú shēng
默:静默。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 -
默然无语 mò rán wú yǔ
默:静默。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 -
默转潜移 mò zhuǎn qián yí
暗中转换移易。 -
默默不语 mò mò bù yǔ
默默:不说话的样子。沉默着不说一句话 -
默默无声 mò mò wú shēng
默默:幽寂,没有声音。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没有名声,不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