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一介之使成语接龙可以接使之闻之、使乖弄巧、使功不如使过、使嘴使舌、使心作倖、使心作幸、使心别气、使心憋气、使心用倖、使心用幸、使心用腹、使性傍气、使性掼气、使性谤气、使愚使过、使料所及、使智使勇、使智使勇,使贪使愚、使枪弄棒、使民以时、使法量功、使绊子、使羊将狼、使者屣履、使臂使指、使蚊负山、使贤任能、使贪使愚、使酒仗气、使酒骂坐、使酒骂座、点击上面链接进行一介之使下下个顺序成语接龙游戏,生僻字用同音字代替
一个使者。《战国策·秦策五》:“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且 秦 彊而 赵 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 赵 , 赵 立奉璧来。”《三国志·蜀志·费诗传》:“僕一介之使,衔命之人。” 宋 苏轼 《策略二》
一yī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
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表示专一:~心~意。
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
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
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
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
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介jiè
1.在两者当中:~绍。媒~。这座山~于两县之间。
2.介绍:内容简~。
3.存留;放在(心里):~意。~怀。
4.姓。
5.铠甲:~胄。
6.甲壳:~虫。~壳。
7.耿直;有骨气:耿~。
8.用于人,相当于“个”(多表示微贱):一~书生。一~武夫。
9.古典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介、饮酒介等。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使shǐ
1.派遣;支使:~唤。~人去打听消息。
2.使用:~拖拉机耕地。这支笔很好~。~上点肥料。
3.让;叫;致使:办事~群众满意。加强质量管理,~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
4.假如。
5.奉使命办事的人:~节。大~。公~。特~。学~(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