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有介的词语(包含介字的成语_包含介字的四字词语):纤介之间,拘介之士,一介之夫,一介不取,一介不苟,一介之善,一介之士,一介之才,一介书生,一介儒生,不足介意,何足介意,像煞有介事,常鳞凡介,毫不介怀,毫不介意,煞有介事,狷介之士,纤介不遗,纤介之祸,耿介之士,褒采一介,象煞有介事,轻车介士,隐介藏形,纤介之疾,一介武夫,一介行李,介胄之间,以介眉寿,清介有守,一介之辅,不以介怀,纤介之失,鳞宗介族,一介野生,一介之使,一介行人,横行介士。
1、纤介之间 xiān jiè zhī jiān
释义:纤介之间 极细微的间隙。
出处:《后汉书·马皇后纪》:"肃宗亦孝性淳笃,恩性天至,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
2、拘介之士 jū jiè zhī shì
释义:拘介之士 拘:洁身自好;介:节操。指不贪不慕,廉洁正派的人。
出处:《晋书·王沉传》:"将恐拘介之士,或惮赏而不言,贪赇之人,将慕利而妄举。"
3、一介之夫 yī jiè zhī fū
释义:一介之夫 介:耿介。一个正直的人。
出处:《后汉书·独行传序》:"中世偏行一介之夫,能成名立方者,盖亦乐也。"
4、一介不取 yī jiè bù qǔ
释义:一介不取 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5、一介不苟 yī jiè bù gǒu
释义:一介不苟 见“一介不取”。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我平生于银钱一道,一介不苟。”
6、一介之善 yī jiè zhī shàn
释义:一介之善 微小的善行。
出处:《西京杂记》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文艺,居接士之馆。”
7、一介之士 yī jiè zhī shì
释义:一介之士 ①一个微末的士人。②忠心正直的人。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
8、一介之才 yī jiè zhī cái
释义:一介之才 微小的才能。
出处:《后汉书·杜诗传》:“臣诗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创制大业,贤俊在外,空乏之间,超受大恩。”《文选·陆倕〈石阙铭序〉》:“兴建庠序,启设郊丘,一介之才必记,天文之典咸秩。”吕向注:“一介,谓小才也。”
9、一介书生 yī jiè shū shēng
释义:一介书生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10、一介儒生 yī jiè rú shēng
释义:一介儒生 一介:一个。一个小小的书生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7回:“生员及一介儒生,何敢妄干国政。”
11、不足介意 bù zú jiè yì
释义:不足介意 不值得放在心上。
出处:明 陶宗仪《辍耕录 落水兰亭》:“大风覆舟,行李皆淹溺无余,彝斋立浅水中,手持此帖,示人曰:‘《兰亭》在此,馀不足介吾意也。”
12、何足介意 hé zú jiè yì
释义:何足介意 何:怎么;介意:放在心上。指没有必要放在心上。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度尚传》:“所亡少少,何足介意!”
13、像煞有介事 xiàng shà yǒu jiè shì
释义:像煞有介事 指似乎真有其事。多用以形容小题大作或装腔作势的样子。
出处:鲁迅《二心集 再来一条“顺”的翻译》:“我们的‘友邦’好友,顶喜欢宣传中国的古怪事情,尤其是‘共党’的,四年以前,将‘裸体游行’说得像煞有介事,于是中国人也跟着叫了好几个月。”
14、常鳞凡介 cháng lín fán jiè
释义:常鳞凡介 一般的鱼类、贝类。比喻平凡的人。
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俦也。”
15、毫不介怀 háo bù jiè huái
释义:毫不介怀 毫:丝毫;介:进入。指丝毫不往心里去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2章:“对此不惟毫不介怀,且愿趁此为陛下举荐贤材,为国效力。”
16、毫不介意 háo bù jiè yì
释义:毫不介意 毫:丝毫;介:进入。丝毫也不往心里去。也作“毫不在意”。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
17、煞有介事 shà yǒu jiè shì
释义:煞有介事 真像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出处:宋 陆九渊《语录下》:“先生曰:‘某何尝不教人读书,不知此后煞有甚事。’”
18、狷介之士 juàn jiě zhī shì
释义:狷介之士 狷介:孤僻高傲,洁身自好。指孤僻高傲,不肯同流合污之人。
出处:《晋书 向秀传》:“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
19、纤介不遗 xiān jiè bù yí
释义:纤介不遗 纤:细小;遗:遗漏。一点儿都没有遗漏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本朝杂纪》:“取唐以来至于吾宋诗颂铭赞,奇编奥录,穷力讨论,纤介不遗。”
20、纤介之祸 xiān jiè zhī huò
释义:纤介之祸 形容很轻的灾害。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21、耿介之士 gěng jiè zhī shì
释义:耿介之士 耿介:正直、不同于流俗。指正直的人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22、褒采一介 bāo cǎi yī jiè
释义:褒采一介 褒:赞扬;采:采用;一介:微小。有细微的长处也可以予以褒奖
出处:南朝·齐·谢朓《辞随王子隆饯》:“褒采一介,抽扬小善。”
23、象煞有介事 xiàng shà yǒu jiè shì
释义:象煞有介事 指装模作样,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出处:茅盾《子夜》:“屠维岳的法宝就是说大话,象煞有介事,满嘴的有办法,有把握!”
24、轻车介士 qīng chē jiè shì
释义:轻车介士 轻车:古代的一种战车。古时的战车和甲士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张安世传》:“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
25、隐介藏形 yǐn jiè cáng xíng
释义:隐介藏形 介:鳞甲。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
26、纤介之疾 xiān jiè zhī jí
释义:纤介之疾 纤介:细微。 比喻不必在意的小毛病。
出处: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苟无系于社稷之存亡,则四方之劳扰,民生之憔悴,虽有诚臣,亦以为纤芥之疾也。"
27、一介武夫 yī jiè wǔ fū
释义:一介武夫 一介:一个;武夫:军人。一个军人。学中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明·清溪道人《禅真逸史》第三十一回:"某乃败军之将,一介武夫,诸将军智勇足备,何下问于小将也。"
28、一介行李 yī jiè xíng lǐ
释义:一介行李 一个使者。《左传·襄公八年》:“ 知武子 使行人 子员 对之曰:‘君有 楚 命,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 杜预 注:“一介,独使也。行李,行人也。” 清 侯方域 《止贾三兄过禹州书》:“执事之同年故人其在千里之内百里之外者,固不止一观察
29、介胄之间 jiè zhòu zhī jiān
释义:介胄之间 介胄: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借指在战争中或战场上。
出处:宋·苏洵《上韩枢密书》:"而韩信、黥布之徒相继而起者七国,高祖死于介胄之间而莫能止也。"
30、以介眉寿 yǐ jiè méi shòu
释义:以介眉寿 介:祀求;眉寿:长辈。古人认为眉毛长的人寿命也长。祀求长寿。
出处:《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31、清介有守 qīng jiè yǒu shǒu
释义:清介有守 守:操守。指人的品格高尚而有节操。
出处:《新唐书·张知謇传》:"张知謇,子匪躬,幽州方城人,徙家岐。兄弟五人,知玄、知晦、知泰、知默,皆明经高第,晓吏治,清介有守,公卿争为引重。"
32、一介之辅 yī jiè zhī fǔ
释义:一介之辅 一介:一个;辅:辅佐。具有一片忠心辅佐君王的臣子。
出处: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圣朝无一介之辅,股肱无折冲之势。"
33、不以介怀 bù yǐ jiè huái
释义:不以介怀 介:留存,搁置;介怀:放在心上。对不愉快或不满意的事,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出处:《南史·张盾传》:"于是生资皆尽,不以介怀。"
34、纤介之失 xiān jiè zhī shī
释义:纤介之失 纤介:细微。很小的过失。
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春秋记纤介之失。"
35、鳞宗介族 lín zōng jiè zú
释义:鳞宗介族 泛指鳞介类水生动物。 明 李东阳 《题画》诗:“鳞宗介族多簪裾,中书亦是 瀛洲 居。”
36、一介野生 yī jiè yě shēng
释义:一介野生 一介:一个。一个鄙野的书生。常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既至,自陈一介野生,无国国之用,归诚求去。"
37、一介之使 yī jiè zhī shǐ
释义:一介之使 一个使者。《战国策·秦策五》:“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且 秦 彊而 赵 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 赵 , 赵 立奉璧来。”《三国志·蜀志·费诗传》:“僕一介之使,衔命之人。” 宋 苏轼 《策略二》
38、一介行人 yī jiè xíng rén
释义:一介行人 一介行李。 晋 陆机 《辨亡论》:“乃俾一介行人,抚巡外域。”详“ 一介行李 ”。
39、横行介士 héng xíng jiè shì
释义:横行介士 介士:同“甲士”,披甲的士兵。螃蟹的别称。
出处:宋·傅肱《蟹谱·兵权》:"出师下寨之际,忽见蟹,则当呼为横行介士,权以安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