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甘冒虎口成语接龙可以接口不二价、口不应心、口不择言、口不绝吟、口不言钱、口中蚤虱、口中雌黄、口举手画、口传心授、口似悬河、口体之奉、口出不逊、口出大言、口出狂言、口口声声、口口相传、口吐珠玑、口含天宪、口吻生花、口呆目瞪、口呆目钝、口呿舌挢、口坠天花、口壅若川、口多食寡、口头禅、口如悬河、口尚乳臭、口巧手拙、口干舌焦、口干舌燥、口快心直、口惠而实不至、口授心传、口无择言、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口是心苗、口是心非、口有同嗜、口服心服、口没遮拦、口沸目赤、口燥唇干、口燥喉干、口燥脣干、口直心快、口碑载道、口祸之门、口称三昧、口绝行语、点击上面链接进行甘冒虎口下下个顺序成语接龙游戏,生僻字用同音字代替
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
甘冒虎口作谓语、状语;用于处
甘gān
1.甜。与“苦”相对:~泉。同~共苦。
2.自愿;乐意:俯首~为孺子牛。不~落后。
3.甘肃的简称。
冒màomò
[mào]
1.透出;往上升:~汗。~烟。~火苗子。
2.顶着;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雨。~险。
3.鲁莽;轻率:~失。~昧。
4.假充:~名。~牌。
[mò]
〔冒顿〕(?—前174)秦汉时匈奴族首领。公元前209年杀父自立为单于。先后打败了东胡、月支、丁零、楼烦、白羊,并进占秦的河套地区,把势力发展到长城以南。他加强内部组织,建立军政制度,发展草原经济,势力十分强大。公元前201年,南下攻至晋阳(今山西太原)。次年汉高祖率军迎战,被围七天七夜。以后汉对其采取和亲政策,但仍常南侵。顿(dú)。
虎hǔ
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
2.比喻勇猛威武:~将。~~有生气。
3.露出凶相:~起脸。
4.姓。
5.同“唬”。
口kǒu
1.嘴。
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海~。
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出~转内销。~外。古北~。
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支援。文教~。专业不对~。
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儿。瓶子~儿。
6.指人口:户~。拖家带~。
7.指口味:~重。
8.破裂的地方:裂~。疮~。
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了。
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
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人。一~猪。两~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