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满面春风成语接龙可以接风不鸣条、风不鸣条,雨不破块、风丝不透、风中之烛、风中秉烛、风举云摇、风举云飞、风云万变、风云不测、风云之志、风云人物、风云会合、风云变幻、风云变态、风云变色、风云叱咤、风云开阖、风云月露、风云突变、风云际会、风云际遇、风从响应、风从虎,云从龙、风仪严峻、风俗习惯、风俗人情、风信年华、风僝雨僽、风光旖旎、风光月霁、风兴云蒸、风兵草甲、风凉话、风刀霜剑、风前月下、风前残烛、风华正茂、风华浊世、风华绝代、风卷残云、风卷残雪、风发泉涌、风口浪尖、风号雨泣、风号雪舞、风向草偃、风吹云散、风吹日晒、风吹日炙、风吹浪打、点击上面链接进行满面春风下下个顺序成语接龙游戏,生僻字用同音字代替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得胜归来喜笑浓,气昂昂,志卷长虹,饮千钟,满面春风。”
满面春风主谓式;作谓语、定语
只见路旁走过两个老者,都是鹤发童颜,满面春风,举止大雅。(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一回)
满mǎn
1.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会场里人都~了。装得太~了。
2.使满:~上这一杯吧!
3.达到一定期限:假期已~。不~一年。
4.全;整个:~身油泥。~屋子的烟。
5.完全:~不在乎。~有资格。
6.满足:~意。心~意足。
7.骄傲:自~。~招损,谦受益。
8.姓。
9.满族:~人。
面miàn
1.头的前部;脸:~孔。~带微笑。
2.向着;朝着:背山~水。这所房子~南坐北。
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路~。圆桌~儿。~儿磨得很光。
4.当面:~谈。~洽。~交。
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儿。
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
7.部位或方面:正~。反~。片~。全~。多~手。~~俱到。
8.方位词后缀:上~。前~。外~。左~。西~。
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两~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
10.姓。
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小米~。玉米~。高粱~。
12.粉末:药~儿。胡椒~儿。
13.面条:挂~。切~。汤~。一碗~。
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倭瓜。煮的红薯很~。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的。
春chūn
1.春季:~景。温暖如~。
2.指一年的时间:一卧东山三十~。
3.指男女情欲:怀~。~心。
4.比喻生机:妙手回~。
5.姓。
风fēng
[fēng]
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消息,传闻:~传(chuán)(传闻)。闻~而动。
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8.姓。
[fěng]
古同“讽”,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