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判若两人成语接龙可以接人一己百、人丁兴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不人,鬼不鬼、人不可貌相、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不知鬼不觉、人不知,鬼不觉、人不聊生、人不自安、人世沧桑、人中之龙、人中狮子、人中豪杰、人中骐骥、人中龙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之云亡、人之云亡,邦国殄瘁、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之常情、人之水镜、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人事不省、人事不知、人事不醒、人事代谢、人事关系、人事无常、人云亦云、人五人六、人亡家破、人亡政息、人亡物在、人亡邦瘁、人亲骨肉香、人人得而诛之、人人有分、人人皆知、人人自危、人以群分、人仰马翻、人众胜天、人伦并处、人似秋鸿、人凭志气虎凭威、人前背后、人千人万、点击上面链接进行判若两人下下个顺序成语接龙游戏,生僻字用同音字代替
判:判断;评定;若:好像。评定一个人前后的表现;好像两个人一样;截然不同。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判若两人主谓式;作谓语;形容
他与另三人作一献上之报告,毁左翼惟恐不至,和先前之激昂慷慨判若两人。(《鲁迅书信集 致郑振铎》)
判若鸿沟迥然不同
判pàn
1.分开;分辨:~别。~断。~明。
2.明显(有区别):新旧社会~然不同。前后~若两人。
3.评定:裁~。评~。~卷子。
4.判决:审~。~案。公~。~了徒刑。
若ruòrě
[ruò]
1.如;好像:安之~素。欣喜~狂。~隐~现。旁~无人。~无其事。
2.姓。
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犯我,我必犯人。
4.人称代词。你:~辈。
[rě]
见〖阿兰若〗、
两liǎng
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
2.双方:~便。~可。~全其美。~相情愿。
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天再说。他真有~下子。我跟你说~句话。
4.姓。
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人rén
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指成年人:长大成~。
4.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送到医院~已经昏迷过去了。
8.指人手、人才:~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
9.(Ré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