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休戚是同成语接龙可以接同业相仇、同中之异、同仁一视、同仇敌忾、同仇敌慨、同休共戚、同休等戚、同出一辙、同利相死、同力协契、同功一体、同呼吸,共命运、同命运共呼吸、同垂不朽、同堂兄弟、同声一辞、同声之应、同声共气、同声同气、同声异俗、同声相呼、同声相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声相求、同好弃恶、同室操戈、同寅协恭、同尘合污、同居异爨、同工异曲、同年而校、同年而语、同床共寝、同床共枕、同床各梦、同床异梦、同归于尽、同归殊涂、同归殊途、同德一心、同德协力、同德同心、同心一力、同心一德、同心一意、同心僇力、同心共济、同心共胆、同心协力、同心协契、点击上面链接进行休戚是同下下个顺序成语接龙游戏,生僻字用同音字代替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休戚是同作谓语、定语;指关系
休xiūxǔ
[xiū]
1.歇息:~整。~假。~闲。离~。
2.停止:~业。
3.完结(多指失败或死亡)。
4.旧指丈夫把妻子赶回母家,断绝夫妻关系:~妻。
5.不要:~想。~提。
6.吉庆,美善,福禄:~咎(吉凶)。
7.助词,用于语末,与“罢”、“了”等用法相当:归~。
8.辞去官职:~官。
[xǔ]
通“煦”,温和,温暖。
戚qī
1.亲戚:~谊(亲戚关系)。~友(亲戚朋友)。
2.姓。
3.忧愁;悲哀:哀~。休~相关。
4.古代兵器,像斧。
是shì
1.对;正确(跟“非”相对):一无~处。自以为~。实事求~。你说得极~。应当早做准备才~。
2.认为正确:~古非今。深~其言。
3.表示答应的词:~,我知道。~,我就去。
4.姓。
5.指示代词。这;这个:如~。由~可知。~可忍,孰不可忍?。~日天气晴朗。
6.联系两种事物,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属性:《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节约~不浪费的意思。
7.与“的”字配合使用,有分类的作用:这张桌子~石头的。那瓶墨水~红的。我~来看他的。
8.联系两种事物,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他~一片好心。咱们~好汉一言,快马一鞭。院子里~冬天,屋子里~春天。
9.表示存在,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一片水田。他跑得满身~汗。
10.“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去年,今年~今年,你当年年一个样哪!。说~说,做~做,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
11.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长了点。东西旧~旧,可是还能用。我去~去,可是不在那儿吃饭。
12.用在句首,加重语气:~谁告诉你的?。~国防战士,日日夜夜保卫着祖国,咱们才能过幸福的日子。
13.用在名词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有利于群众的事情他都肯干。
14.用在名词前面,含有“适合”的意思:他想的很~路。这场雨下的~时候。东西放的都挺~地方。
15.用在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你~吃米饭~吃面?。他不~走了吗?。你~累了不~?⑾(必须重读)表示坚决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我打听清楚了,他那天~没去。这本书~好,你可以看看。
同tóngtòng
[tóng]
1.相同;一样:~类。~岁。~工~酬。大~小异。条件不~。~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
2.跟…相同:~上。~前。“弍”~“二”。
3.共同:一~。会~。陪~。
4.一同;一齐(从事):~甘苦,共患难。我们俩~住一个宿舍。
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群众商量。
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往年不一样。
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这件事无关。
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你出个主意。
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你一起去。
10.姓。
[tòng]
见〖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