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一问三不知成语接龙可以接知一万毕、知一不知十、知一而不知二、知不诈愚、知义多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知之非难,行之不易、知书明理、知书知礼、知书识字、知书识礼、知书达理、知书达礼、知书通礼、知二五而不知十、知二五而未识于十、知人下士、知人之明、知人之术、知人之鉴、知人则哲、知人善任、知人善察、知人待士、知人料事、知人知面不知心、知人论世、知今博古、知以藏往、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一不达其二、知其一未睹其二、知其一未知其二、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一,未睹其二、知其不可为而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冷知热、知几其神、知出乎争、知名当世、知命不忧、知命不惑、知命之年、知命乐天、知命安身、点击上面链接进行一问三不知下下个顺序成语接龙游戏,生僻字用同音字代替
三不知:指对事的开始、中间和结尾都不知道。不管怎样问;总说不知道。比喻对实际情况了解太少。也作“一问摇头三不知”。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年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一问三不知联合式;作分句;含贬
一连问了几个问题,他都答不出,老师对他这种一问三不知的学习态度很生气。
一yī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
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表示专一:~心~意。
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
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
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
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
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问wèn
1.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请人解答:询~。~事处。不懂就~。答非所~。
2.为表示关切而询问;慰问:~好。~候。
3.审讯;追究:审~。~案。首恶必办,胁从不~。
4.管;干预:过~。不闻不~。
5.向(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我~他借两本书。
6.姓。
三sān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表示多数或多次:~思。~缄其口。
3.姓。
不bùfǒu
[bù]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
[fǒu]
相当于“否”
知zhīzhì
[zhī]
1.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2.使知道:通~。~照。
3.学识,学问:~识,求~。无~。
4.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彼此了解:相~。~音。~近。
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zhì]
古同“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