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ī
吃
kāng
糠
yàn
咽
cài
菜
chī kāng yàn cài
一般成语
abcd
吃糠咽菜
糠:稻、麦等谷物的皮;菜:野菜。指吃谷糠,吞野菜。形容生活的贫困与艰辛。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章:"你赶快命人给新弟兄送十天粮食,再送去两头猪,二十只山羊,两担烧酒,让大家快快活活地吃喝一顿。他们在家中吃糠咽菜,不少人吃树皮草根,把肠子都饿细啦
不回老家吧,死想家乡。总觉得只要回到家乡,吃糠咽菜也比流落在外乡好。可是一回到家乡呢,见到幼年时候的老朋友们,过著烟心的日子,又觉得起心眼里难受。 梁斌《红旗谱》七
吃chī
1.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包括吸、喝):~饭。~奶。~药。
2.依靠某种事物来生活:~老本。靠山~山,靠水~水。
3.吸收(液体):道林纸不~墨。
4.消灭(多用于军事、棋戏):~掉敌人一个团。拿车~他的炮。
5.承受;禁受:~得消。~不住。
6.受;挨:~亏。~惊。~批评。
7.耗费:~力。~劲。
8.被(多见于早期白话):~他耻笑。
9.见〖口吃〗。
糠kāng
1.稻、谷子等作物子实的皮或壳(多指脱下来的):米~。~菜半年粮(形容生活贫困)。
2.发空,质地松而不实(多指萝卜因失掉水分而中空):~心儿。萝卜~了。
咽yānyànyè
[yān]
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分成三部分,上段跟鼻腔相对叫鼻咽,中段跟口腔相对叫口咽,下段在喉的后部叫喉咽。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也叫咽头。
[yàn]
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唾沫。细嚼慢~。狼吞虎~。话到嘴边,又~回去了。
[yè]
声音受阻而低沉:哽~。喇叭声~。
菜cài
1.供作副食品的植物:~市。白~。菠~。野~。蔬~。面有~色。
2.主食以外的食品:~牛。~畜。~肴。~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