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táng

táng

zhī

zhèn

zhèng

zhèng

zhī

堂堂之阵,正正之旗

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意思

  • 解释:

    堂堂:壮盛的样子;正正:整齐的样子。形容阵容盛壮整齐。也用来形容光明正大。

  • 出处:

    《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 示例:

    尔乃小辈之言,我用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岂有用暗器伤你之理?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回

成语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单字解释

  • 读音:táng

    堂táng

    1.正房:~屋。

    2.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礼~。课~。食~。

    3.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过~。

    4.用于厅堂名称,旧时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

    5.用于商店牌号:同仁~(北京的一家药店)。

    6.堂房:~兄。~弟。~姊妹。

    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节叫一堂:两~课。c)旧时审案一次叫一堂:过了两~。d)用于场景、壁画等:三~内景。一~壁画。

    8.姓。


  • 读音:táng

    堂táng

    1.正房:~屋。

    2.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礼~。课~。食~。

    3.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过~。

    4.用于厅堂名称,旧时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

    5.用于商店牌号:同仁~(北京的一家药店)。

    6.堂房:~兄。~弟。~姊妹。

    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节叫一堂:两~课。c)旧时审案一次叫一堂:过了两~。d)用于场景、壁画等:三~内景。一~壁画。

    8.姓。


  • 读音:zhī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 读音:zhèn

    阵zhèn

    1.古代交战时布置的战斗队列。现也指作战时的兵力部署:背水为~。严~以待。

    2.泛指战场:上~杀敌。

    3.指一段时间:这一~他更忙。

    4.量词。用于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段落:一~掌声。下了几~雨。


  • 读音:zhèngzhēng

    正zhèngzhēng

    [zhèng]
    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南。~前方。前后对~。这幅画挂得不~。

    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房。~院儿。

    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午。

    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反都很光洁。

    5.正直:~派。公~。方~。心术不~。

    6.正当:~路。~理。钱的来路不~。

    7.(色、味)纯正:~红。~黄。颜色不~。味道不~。

    8.合乎法度;端正:~楷。~体。

    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文。~编。~本。~副主任。

    10.姓。

    [zhēng]
    正月:新~。


  • 读音:zhèngzhēng

    正zhèngzhēng

    [zhèng]
    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南。~前方。前后对~。这幅画挂得不~。

    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房。~院儿。

    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午。

    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反都很光洁。

    5.正直:~派。公~。方~。心术不~。

    6.正当:~路。~理。钱的来路不~。

    7.(色、味)纯正:~红。~黄。颜色不~。味道不~。

    8.合乎法度;端正:~楷。~体。

    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文。~编。~本。~副主任。

    10.姓。

    [zhēng]
    正月:新~。


  • 读音:zhī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 读音:qí

    旗qí

    1.旗子:国~。红~。挂~。

    2.指八旗:汉军~。

    3.属于八旗的,特指属于满族的:~人。~袍。

    4.八旗兵驻屯的地方,现在地名沿用:正黄~。

    5.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