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ì
阋
qiáng
墙
zhī
之
xìn
衅
xì qiáng zhī xìn
一般成语
abcd
鬩墻之釁
阋墙:兄弟相争于内;衅:缝隙,引申为争端。原指兄弟互相争吵。后比喻兄弟纷争。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宋礼立又蹄之约,希蜗角之争。莫大以对床之情,消阋墙之衅。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
阋xì
争吵;争斗:兄弟~于墙。
墙qiáng
用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砖~。城~。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衅xìn
1.嫌隙;争端:寻~。挑~。
2.古代用牲畜的血涂器物的缝隙:~钟。~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