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ǔ
雨
lù
露
zhī
之
ēn
恩
yǔ lù zhī ēn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雨露之恩
kindness
滋生万物的雨露的恩情。比喻恩泽、恩情。
唐·刘禹锡《苏州谢上表》:“江海远地,孤危小臣。虽雨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马之恋,亲近为荣。”明·程登吉《幼学琼林·天文》:“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思深者,如雨露之恩。”
雨露之恩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圣德之君,泽及枯骨,何况我等人民,不沾雨露之恩。★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
雨yǔyù
[yǔ]
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
[yù]
古指下(雨、雪等):~雪(下雪)。~粟。
露lòulù
[lù]
1.俗称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2.没有遮蔽或在屋外:~天。~宿。
3.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荷叶~。果子~。
4.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剂与水,用蒸馏法制得的澄明液体药品。一般供内服:金银花~。
5.显现出来:揭~。脸上~出了笑容。
[lòu]
义同“露(lù)”。用于口语。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恩ēn
1.恩惠:~德。~深似海。他对我有~。
2.(Ē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