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识
shí
时
tōng
通
biàn
变
shí shí tōng bià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联合式成语
当代成语
識時通變
comprehending and adaptable
见“识时达变”。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尔祖子文,为楚名臣,识时通变。”
识时通变作谓语、宾语、定语;
清·刘大櫆《送侈县改官凤阳序》:“维侯识时通变,因土宜,顺民性,宽不坏法,猛不戏民。”
识shízhì
[shí]
1.认得:~字。相~。
2.知识:常~。学~。
3.见解;辨别力:很有见~。远见卓~。
[zhì]
1.记住:博闻强~。
2.标志;记号:款~。
时shí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
通tōng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tòng]
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
变biàn
1.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了。~了样儿。
2.改变(性质、状态);变成:沙漠~良田。后进~先进。
3.使改变:~废为宝。~农业国为工业国。
4.能变化的;已变化的:~数。~态。
5.变卖:~产。
6.变通:通权达~。
7.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乱。
8.指变文:目连~。
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