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shè

zhī

chén

社稷之臣

社稷之臣意思

  • 解释:

    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春秋时对作大国附庸的小国的称谓。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 语法:

    社稷之臣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示例:

    元·李文蔚《蒋神灵应》第二折:“若论此子,乃社稷之臣,栋梁之材。”

社稷之臣成语造句

  • 1、召为主薄督蔚,朝廷夸他是社稷之臣
  • 2、陆逊忧深责重,志在谒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 3、子仪尽心于国家,真正是社稷之臣
  • 4、欧阳修称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
  • 5、夫谋而鲜过,诲人不倦者,叔向能如此,叔向乃社稷之臣也。
  • [查看详情]

成语社稷之臣单字解释

  • 读音:shè

    社shè

    1.某些集体组织:诗~。报~。通讯~。合作~。集会结~。

    2.某些服务性单位:茶~。旅~。旅行~。

    3.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春~。秋~。~日。~稷。

    4.姓。


  • 读音:jì

    稷jì

    1.古代称一种粮食作物,有的书说是黍一类的作物,有的书说是谷子(粟)。

    2.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社~。

    3.姓。


  • 读音:zhī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 读音:chén

    臣chén

    1.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忠~。君~。

    2.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

    3.姓。


与社稷之臣相关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