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ǐ
水
kū
枯
shí
石
làn
烂
shuǐ kū shí làn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联合式成语
当代成语
水枯石爛
till the seas dry up and the rocks decay
极言历时长久。
郭沫若《女神·湘累》:“我们从春望到秋,从秋望到夏,望到水枯石烂了。”
水枯石烂作宾语、定语;用于书
水shuǐ
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
2.河流:汉~。淮~。
3.指江、河、湖、海、洋:~陆交通。~旱码头。~上人家。
4.(~儿)稀的汁:墨~。药~。甘蔗的~儿很甜。
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汇~。外~。
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7.姓。
枯kū
1.(植物等)失去水分:~萎。~槁。~草。~骨。
2.(井、河流等)变得没有水:~井。海~石烂。
3.肌肉干瘪:~瘦。
4.没有生趣;枯燥:~坐。
5.芝麻、大豆、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菜~。茶~。麻~。
6.姓。
石shídàn
[shí]
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灰~。~碑。~板。~器。见〖岩石〗。
2.指石刻:金~。
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
4.姓。
[dàn]
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烂làn
1.因水分过多或过熟而松软:~泥。稀粥~饭。
2.腐烂;破碎:~苹果。回收废铜~铁。
3.形容程度深:~醉如泥。~熟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