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shuǐ

lái

yǎn

水来土掩

水来土掩意思

  • 解释:

    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办法。

  • 出处:

    元 高文秀《渑池会》:“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他若领兵前来,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

  • 语法:

    水来土掩紧缩式;作定语、分句

  • 示例:

    岂不闻“水来土掩,将至兵迎”?(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

  • 近义词:

    针锋相对

水来土掩成语造句

  • 1、前文说到李势鑫一家搬至龙腾城,李势鑫的三金佣兵团也已初具规模,可是后来却发现马经要对付自己了,李势鑫也只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 2、不要哭泣,那是懦夫的行为;不要忧愁,那是无能的表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船到桥头自然直,一切顺其自然吧!愿你静观花开花落,笑看云卷云舒,心胸开阔没有忧烦!
  • 3、阿可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此惊慌,成何体统!
  • 4、常言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我们准备充分,就不怕敌人耍任何花招。
  • 5、什么天长地久,什么曾经拥有,反正我只知道此刻在你身边,我就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查看详情]

成语水来土掩单字解释

  • 读音:shuǐ

    水shuǐ

    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

    2.河流:汉~。淮~。

    3.指江、河、湖、海、洋:~陆交通。~旱码头。~上人家。

    4.(~儿)稀的汁:墨~。药~。甘蔗的~儿很甜。

    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汇~。外~。

    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7.姓。


  • 读音:lái

    来lái

    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往。~宾。~信。从县里~了几个干部。

    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了。开春以后,农忙~了。

    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一盘棋。~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何必~这一套?

    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这个歌我唱不~。

    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念一遍。大家~想办法。

    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了。他回家探亲~了。

    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说服他呢?

    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

    9.未来的:~年。~日方长。

    10.姓。

    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是新春。不愁吃~不愁穿。黑白桑葚~大樱桃。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各条战线传~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一觉醒~。说~话长。看~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 读音:tǔ

    土tǔ

    1.土壤;泥土:黄~。黏~。~山。~坡。~堆。

    2.土地:国~。领~。

    3.本地的;地方性的:~产。~话。这个字眼太~,外地人不好懂。

    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法。~专家。~洋并举。

    5.不合潮流;不开通:~里~气。~头~脑。

    6.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 读音:yǎn

    掩yǎn

    1.遮盖;掩蔽:~口而笑。~人耳目。~着怀(上衣遮盖住胸膛而不扣纽扣)。

    2.关;合:~卷。虚~着房门。

    3.关门或合上箱盖等物时被夹住:手被门~了一下。

    4.乘人不备(袭击、捕捉):~杀。~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