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fàng

hòu

pào

放马后炮

放马后炮意思

  • 解释:

    比喻事情已过去才发议论

  •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马后炮,可是迟了。”

  • 语法:

    放马后炮动宾式;作谓语、宾语

  • 示例: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的当前的阶级斗争》:“切忌不要使问题成了堆,才来一个总结,放马后炮。”

  • 反义词:

    先入之见

放马后炮成语造句

  • 1、如果我们在俄罗斯没有在最后时刻丢球,也许会容易些,但是放马后炮已经太晚太迟了。
  • 2、现实生活中,放马后炮的人实在太多。
  • 3、现在放马后炮是容易的,但在一个美国深受创伤并伺机寻找反击形式的时刻,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 4、我可能是在放马后炮,但我觉得我们走错了棋。我们应该雇一个专业的公关公司来处理这个危机。
  • 5、人们经常称汤姆是个放马后炮的人.
  • [查看详情]

成语放马后炮单字解释

  • 读音:fàng

    放fàng

    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虎归山。把俘虏~回去。

    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学。~工。

    3.放纵:~任。~声高歌。~言高论。

    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牛。~羊。

    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逐。流~。

    6.发出:~枪。~光。~冷箭。玉簪花~出阵阵的清香。

    7.点燃:~火。~爆竹。

    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债。~款。

    9.扩展:~大。~宽。上衣的身长要~一寸。

    10.姓。


  • 读音:mǎ

    马mǎ

    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

    2.大:~蜂。~勺。

    3.姓。


  • 读音:hòu

    后hòu

    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门。村前村~。

    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天。日~。~辈。先来~到。

    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排。~十五名。

    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

    5.君主的妻子:皇~。~妃。

    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

    7.姓。


  • 读音:páobāopào

    炮páobāopào

    [pào]
    1.口径在2厘米以上,能发射炮弹的重型射击武器,火力强,射程远。种类很多,有迫击炮、榴弹炮、加农炮、高射炮等。也叫火炮。我国古代的炮最早是用机械发射石头的。火药发明后,改为用火药发射铁弹丸。

    2.爆竹:鞭~。花~。

    3.爆破土石等在凿眼里装上炸药后叫做炮。

    [páo]
    1.炮制中药的一种方法,把生药放在热铁锅里炒,使它焦黄爆裂,如用这种方法炮制的姜叫炮姜。

    2.烧;烤(食物)。

    [bāo]
    1.烹调方法,用锅或铛在旺火上炒(牛羊肉片等),迅速搅拌:~羊肉。

    2.烘焙:湿衣服搁在热炕上,一会儿就~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