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ěng
拯
nì
溺
fú
扶
wēi
危
zhěng nì fú wēi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拯溺扶危
Saving the drowning and helping the dying
拯:救。溺:落水者。危:危难。救助落水者,扶持危难中的人或国家。亦作“拯危扶溺”、“拯危济困”。
《陈书·虞寄传》:“然夷凶剪乱,拯溺扶危,四海乐推,三灵眷命,揖让而居南面者,陈氏也。”
拯溺扶危作谓语、定语、宾语;
金·马钰《战掉丑奴儿》词:“风刀雪箭三冬苦,当恤贫儿,身上无衣……人人正好修功德,当起慈悲,拯溺扶危。”
拯zhěng
救:~救。~民于水火之中。
溺nìniào
[nì]
1.淹没:~死。
2.沉迷不悟;过分:沉~。~爱。
[niào]
同“尿(niào)”。
扶fú
1.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犁。~老携幼。~着栏杆。
2.用手帮助躺着或倒下的人坐或立;用手使倒下的东西竖直:~苗。护士~起伤员,给他换药。
3.扶助:~贫。~危济困。救死~伤。
4.姓。
危wēi
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急。~难。转~为安。居安思~。
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害。~及。
3.指人快要死:临~。病~。
4.高;高耸:~冠。~樯。~楼。
5.端正;正直:正襟~坐。
6.二十八宿之一。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