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áng
扛
dǐng
鼎
biàn
抃
niú
牛
káng dǐng biàn niú
中性成语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摃鼎抃牛
Carrying tripod and ox
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汉·杨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
扛鼎抃牛作宾语、定语;用于书
汉·扬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
扛kánggāng
[káng]
1.用肩膀承担物体:~枪。~着锄头。这个任务你一定要~起来。
2.支撑;忍耐:冷得~不住了。
[gāng]
1.用两手举(重物):力能~鼎。
2.抬东西。
鼎dǐng
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2.比喻王位、帝业:定~。问~。
3.大:~力。~言。
4.锅。
5.姓。
6.正当;正在:~盛。
抃biàn
鼓掌,表示欢喜:~舞。~踊(鼓掌跳跃,形容非常高兴)。
牛niú
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脾气。~哄哄。他的样子可真~。
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4.牛顿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