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ng
张
kǒu
口
tǔ
吐
shé
舌
zhāng kǒu tǔ shé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张口吐舌
Open mouth and spit out tongue
形容很惊奇的样子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大家张口吐舌,忍气吞声,簇拥翠莲上轿。”
张口吐舌作谓语、状语、定语;
张zhāng
1.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嘴。~翅膀儿。~弓射箭。一~一弛。
2.陈设;铺排:~灯结彩。大~筵席。
3.扩大;夸张:虚~声势。
4.看;望:东~西望。
5.商店开业:新~。开~。
6.a)用于纸、皮子等:一~纸。两~画。十~皮子。三~铁板。b)用于床、桌子等:一~床。四~桌子。七~犁。c)用于嘴、脸:两~嘴。一~脸。d)用于弓:一~弓。
7.二十八宿之一。
8.姓。
口kǒu
1.嘴。
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海~。
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出~转内销。~外。古北~。
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支援。文教~。专业不对~。
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儿。瓶子~儿。
6.指人口:户~。拖家带~。
7.指口味:~重。
8.破裂的地方:裂~。疮~。
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了。
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
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人。一~猪。两~缸。
吐tǔtù
[tǔ]
1.使东西从嘴里出来:~核儿(húr)。~痰。
2.从口儿或缝儿里长出来或露出来:~穗儿。~絮。蚕~丝。
3.说出来:谈~。~露。~字。~实情。
[tù]
1.(消化道或呼吸道里的东西)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呕~。~血。上~下泻。
2.比喻被迫退还侵占的财物。
舌shé
1.像舌头的东西:帽~。火~。
2.铃或铎中的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