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ān
天
lǐ
理
bù
不
róng
容
tiān lǐ bù róng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主谓式成语
古代成语
天理不容
heaven and earth will not tolerate
天理:天道;容:容忍、宽容。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
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天理不容作谓语、定语;用于感
〖示例〗如此冤情,若不诛卫郑,天理不容,人心不服。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二回
天tiān
1.天空:顶~立地。太阳一出满~红。
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棚。~窗。~桥。
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过了冬至,~越来越长了。
4.用于计算天数:每~。第二~。三~三夜。忙了一~,晚上早点儿休息吧。
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儿还早呢。
6.季节:春~。冷~。三伏~。黄梅~。
7.天气:阴~。~晴。~冷了。
8.天然的;天生的:~性。~资。~足。
9.自然界:~灾。人定胜~。
10.姓。
理lǐ
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肌~。条~。
2.道理;事理:合~。~屈。~当如此。
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
4.管理;办理:处~。~财。当家~事。
5.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7.姓。
不bùfǒu
[bù]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
[fǒu]
相当于“否”
容róng
1.容纳;包含:~量。无地自~。这个礼堂能~两千人。
2.宽容;原谅:~忍。大度~人。情理难~。
3.允许;让:~许。不~分说。~我再想想。
4.或许;也许:~或。辗转传抄,~有异同。
5.姓。
6.脸上的神情和气色:笑~。愁~。怒~。~光。病~。
7.相貌:~貌。~颜。仪~。整~。
8.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军~。市~。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