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jīng

xiǎo

guài

大惊小怪

大惊小怪意思

  • 解释:

    指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奇怪。

  • 出处:

    宋 朱熹《答林择之书》:“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 语法:

    大惊小怪联合式;作谓语、宾语

  • 示例:

    兄弟,休要大惊小怪的,则他便是杨衙内,是个有权有势的的。(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

  • 近义词:

    少见多怪神经过敏蜀犬吠日小题大作小题大做见怪不怪失惊倒怪

  • 反义词:

    不足为奇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大惊小怪成语造句

  • 1、如果她点了一杯黑咖啡不加糖外加一小杯脱脂牛奶的话,那么她也许是一个不喜欢大惊小怪,喜欢循规蹈矩的人,或者她很在乎她的体重。
  • 2、什么事都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推向极端。木心
  • 3、他们想,一犬吠影,百犬吠声的事也是有的,没必要那么大惊小怪
  • 4、被归为奢侈范畴的物品,乃是生活的伙伴。而且要想让其持久,如果可能的话,永远陪伴其主人,那就应该这样看待它们。物品需要抚摸、感受、关爱,对此不必大惊小怪,因为它属于每个人自己的世界。克里斯蒂安·布朗卡特
  • 5、如果大惊小怪,胡思乱猜、添枝增叶,那传播起来非常快。
  • [查看详情]

成语大惊小怪单字解释

  • 读音:dàdàitài

    大dàdàitài

    [dà]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

    5.年长,排行第一:老~。

    6.敬辞:~作。~名。~手笔。

    7.时间更远:~前年。

    8.〔~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dài]
    1.〔~夫〕医生(“夫”读轻声)。

    2.〔~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
    1.古通“太”。

    2.古通“泰”。


  • 读音:jīng

    惊jīng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慌。吃~。

    2.惊动:打草~蛇。

    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了。


  • 读音:xiǎo

    小xiǎo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

    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

    3.时间短:~坐。~住。

    4.年幼小,排行最末:~孩。

    5.谦辞:~弟。~可。~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

    6.妾:~房。


  • 读音:guài

    怪guài

    1.奇怪:~事。古~。

    2.埋怨;责备:这事不能~他。

    3.副词。非常;很:~好听的。

    4.神话传说或迷信中的怪物、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