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ài
在
suǒ
所
zì
自
chǔ
处
zài suǒ zì chǔ
中性成语
紧缩式成语
古代成语
在所自处
In my place
处:安排。人处世应该争取有利的环境。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使自己适应环境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在所自处作宾语、定语;用于书
在zài
1.存在;生存:精神永~。留得青山~,不怕没柴烧。父母都~。
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厂里。你的钢笔~桌子上呢。
3.留在:~职。~位。
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党。~组织。
5.在于;决定于:事~人为。学习好,主要~自己努力。
6.“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所不辞。~所不惜。~所不计。~所难免。
7.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去年。~礼堂开会。这件事~方式上还可以研究。~他的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8.正在:风~刮,雨~下。姐姐~做功课。
所suǒ
1.处所:场~。住~。各得其~。
2.明代驻兵的地点,大的叫千户所,小的叫百户所(后来只用于地名):海阳~(在山东)。前~(在浙江)。后~(在山西)。沙后~(在辽宁)。
3.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诊疗~。指挥~。招待~。
4.a)用于房屋:这~房子。b)用于学校等:一~医院。两~学校。
5.姓。
6.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为人~笑。看问题片面,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
7.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我~认识的人。大家~提的意见。
8.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全国的形势,是同志们~关心的。
9.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各尽~能。闻~未闻。
自zì
1.自己:~动。~卫。~爱。~力更生。~言~语。~告奋勇。~顾不暇。不~量力。
2.自然;当然:~不待言。公道~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有许多话说。
3.姓。
4.从;由:~小。~此。~古。~远而近。~北京出发。选~《人民日报》。来~各国的朋友。
处chǔchù
[chǔ]
1.居住:穴居野~。
2.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得来。~不来。他的脾气好,挺容易~。
3.置身在(某地、某种情况等):地~闹市。~变不惊。设身~地。我们工厂正~在发展、完善的阶段。
4.处置;办理:论~。~理。
5.处罚:~治。惩~。~以徒刑。
6.姓。
[chù]
1.地方:住~。心灵深~。大~着眼,小~着手。
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一般比局低,比科高),也指某些机关:科研~。总务~。办事~。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