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huí

tiān

zhī

回天之力

回天之力意思

  • 解释:

    回天:能够扭转难以挽回的局势。原指论证有力;能挽回局势;现比喻力量巨大;能挽回很难挽回的局势。

  • 出处:

    《新唐书 张玄素传》:“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哉。”

  • 语法:

    回天之力偏正式;作主语、宾语

  • 示例:

    回天之力,全寄托在这个奏折上,所以曹毓英笔下虽快,却是握管踌躇。(高阳《玉座珠帘》上册)

  • 近义词:

    旋转乾坤旋乾转坤

  • 反义词:

    回天乏术

回天之力成语造句

  • 1、不错,当时毒祖已经受了重伤,体内的毒气开始扩散,即使他有回天之力恐怕也难挽救自己。
  • 2、七十多岁的雷师傅竟有回天之力,研制出专利新产品,使工厂成为世界铆钉行业的“两强”之一,所以厂里为他塑了一尊雕像。
  • 3、面对逆境,他展现出了回天之力,战胜了生活的种种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 4、这个团队凭借着团结合作和不怕挫折的回天之力,成功地研发出了一款颠覆市场的创新产品。
  • 5、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他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回天之力,带领公司渡过了难关,实现了经济的再次发展。
  • [查看详情]

成语回天之力单字解释

  • 读音:huí

    回huí

    1.曲折环绕:~旋。巡~。迂~。~形针。峰~路转。

    2.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还:~家。~乡。送~原处。

    3.掉转:~头。~过身来。

    4.答复;回报:~信。~敬。

    5.回禀。

    6.谢绝(邀请);退掉(预定的酒席等);辞去(伙计、佣工):送来的礼物都~了。

    7.指事情、动作的次数:来了一~。听过两~。那是另一~事。

    8.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一百二十~抄本《红楼梦》。

    9.回族:~民。

    10.姓。

    11.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别处到原处:从邮局取~一个包裹。书报阅后,请放~原处。


  • 读音:tiān

    天tiān

    1.天空:顶~立地。太阳一出满~红。

    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棚。~窗。~桥。

    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过了冬至,~越来越长了。

    4.用于计算天数:每~。第二~。三~三夜。忙了一~,晚上早点儿休息吧。

    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儿还早呢。

    6.季节:春~。冷~。三伏~。黄梅~。

    7.天气:阴~。~晴。~冷了。

    8.天然的;天生的:~性。~资。~足。

    9.自然界:~灾。人定胜~。

    10.姓。


  • 读音:zhī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 读音:lì

    力lì

    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力量;能力:人~。物~。目~。脑~。药~。理解~。说服~。战斗~。

    3.特指体力:大~士。四肢无~。用~推车。

    4.尽力;努力:~争上游。维护甚~。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