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十
shì
室
zhī
之
yì
邑
bì
必
yǒu
有
zhōng
忠
shì
士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shì
中性成语
复句式成语
古代成语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Ten rooms of the city, there must be loyal people
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作宾语、定语;用于书
十shí
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表示达到顶点:~足。~分。~成的把握。
3.姓。
室shì
1.屋子:教~。~内。
2.机关、工厂、学校等内部的办事部门:调研~。会计~。
3.家;家族:十~九空。宗~。
4.家属或妻子:家~。继~。
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邑yì
1.泛指城市:通都大~。
2.县。
必bì
1.必定;必然:我明天三点钟~到。不战则已,战则~胜。
2.必须;一定要:事~躬亲。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有一定的条件。
3.姓。
有yǒuyòu
[yǒu]
1.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表示大、多:~学问。
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yòu]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忠zhōng
1.忠诚:~心。~言。效~。
2.姓。
士shì
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士人:~农工商。
4.军人:~兵。~气。
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护~。技~。助产~。
7.对人的美称:烈~。勇~。女~。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