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shì

jīn

zhuāng

rén

shì

zhuāng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意思

  • 解释:

    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 出处:

    清 沈自晋《望湖亭 自嗟》:“虽然如此,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打扮也是极要紧的。”

  • 语法: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复句式;作分句;指佛

  • 示例: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房子要招徕顾客,据说非要一番粉饰不可。(陈若曦《求田问舍》)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成语接龙

成语佛是金妆,人是衣妆单字解释

  • 读音:fófúbìbó

    佛fófúbìbó

    [fó]
    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爷。~像。借花献~。

    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家。~寺。~老。~经。~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fú]
    1.〔仿~〕见“仿”。

    2.古同“拂”,违背,违反。

    [bì]
    古同“弼”,辅弼。

    [bó]
    古同“勃”,兴起。


  • 读音:shì

    是shì

    1.对;正确(跟“非”相对):一无~处。自以为~。实事求~。你说得极~。应当早做准备才~。

    2.认为正确:~古非今。深~其言。

    3.表示答应的词:~,我知道。~,我就去。

    4.姓。

    5.指示代词。这;这个:如~。由~可知。~可忍,孰不可忍?。~日天气晴朗。

    6.联系两种事物,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属性:《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节约~不浪费的意思。

    7.与“的”字配合使用,有分类的作用:这张桌子~石头的。那瓶墨水~红的。我~来看他的。

    8.联系两种事物,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他~一片好心。咱们~好汉一言,快马一鞭。院子里~冬天,屋子里~春天。

    9.表示存在,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一片水田。他跑得满身~汗。

    10.“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去年,今年~今年,你当年年一个样哪!。说~说,做~做,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

    11.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长了点。东西旧~旧,可是还能用。我去~去,可是不在那儿吃饭。

    12.用在句首,加重语气:~谁告诉你的?。~国防战士,日日夜夜保卫着祖国,咱们才能过幸福的日子。

    13.用在名词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有利于群众的事情他都肯干。

    14.用在名词前面,含有“适合”的意思:他想的很~路。这场雨下的~时候。东西放的都挺~地方。

    15.用在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你~吃米饭~吃面?。他不~走了吗?。你~累了不~?⑾(必须重读)表示坚决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我打听清楚了,他那天~没去。这本书~好,你可以看看。


  • 读音:jīn

    金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读音:zhuāng

    妆zhuāng

    1.对容貌进行修饰;打扮:梳~。

    2.女子身上的装饰;演员的装饰:红~。卸~。

    3.指陪嫁物品:送~。


  • 读音:rén

    人rén

    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指成年人:长大成~。

    4.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送到医院~已经昏迷过去了。

    8.指人手、人才:~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

    9.(Rén)姓。


  • 读音:shì

    是shì

    1.对;正确(跟“非”相对):一无~处。自以为~。实事求~。你说得极~。应当早做准备才~。

    2.认为正确:~古非今。深~其言。

    3.表示答应的词:~,我知道。~,我就去。

    4.姓。

    5.指示代词。这;这个:如~。由~可知。~可忍,孰不可忍?。~日天气晴朗。

    6.联系两种事物,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属性:《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节约~不浪费的意思。

    7.与“的”字配合使用,有分类的作用:这张桌子~石头的。那瓶墨水~红的。我~来看他的。

    8.联系两种事物,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他~一片好心。咱们~好汉一言,快马一鞭。院子里~冬天,屋子里~春天。

    9.表示存在,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一片水田。他跑得满身~汗。

    10.“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去年,今年~今年,你当年年一个样哪!。说~说,做~做,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

    11.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长了点。东西旧~旧,可是还能用。我去~去,可是不在那儿吃饭。

    12.用在句首,加重语气:~谁告诉你的?。~国防战士,日日夜夜保卫着祖国,咱们才能过幸福的日子。

    13.用在名词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有利于群众的事情他都肯干。

    14.用在名词前面,含有“适合”的意思:他想的很~路。这场雨下的~时候。东西放的都挺~地方。

    15.用在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你~吃米饭~吃面?。他不~走了吗?。你~累了不~?⑾(必须重读)表示坚决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我打听清楚了,他那天~没去。这本书~好,你可以看看。


  • 读音:yī

    衣yī

    [yī]
    1.衣服:上~。内~。大~。丰~足食。

    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糖~。

    3.胞衣。

    4.姓。

    [yì]
    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布衣。解衣~我。


  • 读音:zhuāng

    妆zhuāng

    1.对容貌进行修饰;打扮:梳~。

    2.女子身上的装饰;演员的装饰:红~。卸~。

    3.指陪嫁物品: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