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
九
qū
曲
shí
十
bā
八
wān
弯
jiǔ qū shí bā wā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联合式成语
近代成语
九曲十八弯
Nine turns and eighteen turns
曲:曲折;弯:不直。指十分弯曲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七回:“待我引他到九曲十八弯中,唤我那结义兄弟出来,就好与他算账。”
九曲十八弯作定语、状语;用于口
丁玲《三日杂记》:“我告诉你我是在一条九曲十八弯的寂静的山沟里行走。”
九jiǔ
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冬练三~,夏练三伏。~尽寒尽。
3.表示多次或多数:~霄。~泉。三弯~转。~死一生。
4.姓。
曲qūqǔ
[qǔ]
1.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
2.(~儿)歌曲:~调。戏~。小~儿。高歌一~。
3.歌谱:《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作的~。
[qū]
1.弯曲(跟“直”相对):~线。~尺。弯腰~背。山回水~。~径通幽。
2.使弯曲:~肱而枕(肱:胳膊)。~突徙薪。
3.弯曲的地方:河~。
4.不公正;无理:是非~直。
5.姓。
6.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
十shí
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表示达到顶点:~足。~分。~成的把握。
3.姓。
八bā
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姓。
弯wān
1.不直。与“直”相对:~路。
2.使弯曲:~腰。
3.弯曲的地方或弯曲的部分:转~抹角。拐个~就到。
4.开弓:~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