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ǔ
举
shí
十
zhī
知
jiǔ
九
jǔ shí zhī jiǔ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连动式成语
古代成语
舉十知九
Ten to one
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唐 张说《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神道碑》:“圣人之所志,闻一而反三;君子之所能,举十而知九。”
举十知九作谓语、定语;指人的
德才兼备,举十知九的教师,在学生中间自然有一种崇高的威望。
举jǔ
1.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兴起;起:~义。~兵。~火。
4.生(孩子):~一男。
5.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举人的简称:中~。武~。
7.提出:列~。~一反三。~个例子。
8.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世。
9.姓。
十shí
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表示达到顶点:~足。~分。~成的把握。
3.姓。
知zhīzhì
[zhī]
1.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2.使知道:通~。~照。
3.学识,学问:~识,求~。无~。
4.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彼此了解:相~。~音。~近。
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zhì]
古同“智”,智慧。
九jiǔ
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冬练三~,夏练三伏。~尽寒尽。
3.表示多次或多数:~霄。~泉。三弯~转。~死一生。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