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chuàn

tōng

串通一气

串通一气意思

  • 解释:

    串通:互相勾结。暗中勾结;互相配合;采取一致的言语行动。

  •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鸳鸯听了,便红了脸,说道:‘怪道,你们串通一气来算计我!’”

  • 语法:

    串通一气动宾式;作谓语;含贬

  • 示例:

    他们和赌馆的人虽然串通一气,惟恐怕他们冒冒失失的放枪拒敌……(清 张春帆《宦海》第二回)

  • 近义词:

    沆瀣一气臭味相投

串通一气成语造句

  • 1、明代宣德年间,张谷英来这里定居,五百年来发展六百多户,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间房子串通一气,男女老幼尊卑有序,过着安宁祥和的生活。
  • 2、一些股票经纪人和银行职员串通一气,通过炒买炒卖赚了不少钱。
  • 3、在困境中,我们应该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像一支坚不可摧的队伍一样,串通一气,战胜一切困难。
  • 4、在风雨的洗礼下,我们全体员工心灵相通,齐心协力,为实现公司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真正做到了团结一致,串通一气
  • 5、作为一个家庭,我们从小到大,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困难,都能够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对,串通一气,永远不会被击倒。
  • [查看详情]

成语串通一气单字解释

  • 读音:chuàn

    串chuàn

    1.连贯:贯~。~讲。

    2.连贯起来的东西:珠子~儿。羊肉~儿。连不成~儿了。

    3.用于连贯起来的东西:一~珍珠。两~儿糖葫芦。

    4.勾结(做坏事):~供。~骗。

    5.错误地连接:电话~线。字印得太密,容易看~行。

    6.由这里到那里走动:走街~巷。~亲戚。到处乱~。

    7.担任非本行当的戏曲角色:客~。反~。~演。

    8.两种不同的东西混杂在一起而改变了原来的特征:~味。~秧儿。

    9.姓。


  • 读音:tōng

    通tōng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tòng]
    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


  • 读音:yī

    一yī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

    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表示专一:~心~意。

    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

    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

    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

    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

    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 读音:qì

    气qì

    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

    2.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

    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

    4.鼻子闻到的味:~味。臭~。

    5.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

    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忍~吞声。

    7.欺压:受~。

    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

    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

    10.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