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zhōu

虑无不周

虑无不周意思

  • 解释:

    虑:思虑,考虑;周:周全。思考没有不周全之处。形容考虑问题十分全面。

  • 出处:

    《资治通鉴·汉纪·孝献皇帝丁建安元年》:"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无不周,此仁胜也。"

  • 示例:

    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八回

成语虑无不周单字解释

  • 读音:lǜ

    虑lǜ

    1.思考:考~。深谋远~。千~一得。

    2.担忧;发愁:忧~。疑~。顾~。过~。不足为~。


  • 读音:wú

    无wú

    [wú]
    1.没有(跟“有”相对):从~到有。~产阶级。有则改之,~则加勉。

    2.不:~论。~须。

    3.不论:事~大小,都有人负责。

    4.同“毋”。

    5.姓。

    [mó]
    见【南无】。


  • 读音:bùfǒu

    不bùfǒu

    [bù]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

    [fǒu]
    相当于“否”


  • 读音:zhōu

    周zhōu

    1.周围;圆形的外围:四~。圆~。绕地球一~。

    2.环绕;绕一圈:~而复始。

    3.普遍;整个;全:众所~知。~天。~身。

    4.时间的一轮;特指一个星期:~期。一~。

    5.完备:招待不~。计划~密。

    6.接济;救济:~济。~急。

    7.朝代名。1.(约前1046—前256)。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从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灭,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觉灭西魏后建立。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国号周,史称北周。为隋所灭。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灭后汉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周,史称后周。为北宋所灭。

    8.古又同“中(zhōng)”:不~于用(不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