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依赖性强的成语(形容单方面依赖的成语):臭味相依,万事不求人,万里长城,不因人热,人不聊生,从一而终,仰人鼻息,仰息他人,仰承鼻息,傍人篱壁,傍人篱落,傍人门户,傍门依户,共为唇齿,唇齿相依,唯物主义,寄人篱下,拾人涕唾,无靠无依,民不聊生,独立难支,百无聊赖,相反相成,耳不离腮,自力更生,自立门户,衣食父母,赖有此耳,辅车相依,长城万里,靠天吃饭,龙多乃旱,堪托死生,冰山易倒,唇揭齿寒,仰望终身。
1、臭味相依 xiù wèi xiāng yī
释义:臭味相依 臭味:气味;相依:互相依赖。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
出处:《左传·襄公八年》:"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
2、万事不求人 wàn shì bù qiú rén
释义:万事不求人 指做事只靠自己的努力,不依赖别人
出处:老舍《英国人》:“多数的英国人愿当鲁滨孙,万事不求人。”
3、万里长城 wàn lǐ cháng chéng
释义:万里长城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4、不因人热 bù yīn rén rè
释义:不因人热 因:依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
出处:汉 刘珍《东观汉记 梁鸿传》:“(鸿)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5、人不聊生 rén bù liáo shēng
释义:人不聊生 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出处:《吴越春秋 勾践阴谋外传》:“民疲士苦,人不聊生。”
6、从一而终 cóng yī ér zhōng
释义:从一而终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出处:《周易 恒》:“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
7、仰人鼻息 yǎng rén bí xī
释义:仰人鼻息 仰:依赖;鼻息:呼吸。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比喻靠人家而生存;必然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犹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8、仰息他人 yǎng xī tā rén
释义:仰息他人 仰:倚靠。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而求得生存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转思三十里非遥,何必仰息他人。”
9、仰承鼻息 yǎng chéng bí xī
释义:仰承鼻息 仰:倚靠;鼻息:呼吸。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而求得生存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回省之后,不特通省印委人员仰承鼻息,就是抚台……有时还让他三分。”
10、傍人篱壁 bàng rén lí bì
释义:傍人篱壁 比喻依赖别人。
出处:宋 严羽《沧浪诗话 附答吴景仙书》:“仆之《诗辨》,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
11、傍人篱落 bàng rén lí luò
释义:傍人篱落 比喻依赖他人。
出处:参见“傍人篱壁”。
12、傍人门户 bàng rén mén hù
释义:傍人门户 傍:依傍;靠着。依靠在别人家门庭上。比喻完全依赖别人;不能自主或自立。
出处:宋 苏轼《东坡志林》第12卷:“桃符怒,往复纷然不已。门神解之曰:‘吾辈不肖,方傍人门户,何暇争闲气耶?’”
13、傍门依户 bàng mén yī hù
释义:傍门依户 傍:依傍,靠着;门、户:家。依靠在别人门庭上。指依赖别人,不能自立
出处:明·孙仁孺《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尽宇内秦楚燕韩,傍门依户者,共是俺一家友生。”
14、共为唇齿 gòng wéi chún chǐ
释义:共为唇齿 比喻互相辅助。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邓芝传》:“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
15、唇齿相依 chún chǐ xiāng yī
释义:唇齿相依 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利害与共。也作“唇齿相济。”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16、唯物主义 wéi wù zhǔ yì
释义: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出处: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
17、寄人篱下 jì rén lí xià
释义:寄人篱下 寄:依靠;篱:篱笆。依附在别人的篱笆下。原形容诗文创作因袭他人而无独创。现指依附别人生活;不能自立。
出处:《南齐书 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18、拾人涕唾 shí rén tì tuò
释义:拾人涕唾 涕唾:鼻涕唾沫。比喻自己没有创见,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见解。
出处:宋 严羽《沧浪诗话 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
19、无靠无依 wú kào wú yī
释义:无靠无依 依:依靠。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形容孤独或没有支持
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献帝又无靠无依,董卓又不仁不义,吕布又一冲一撞。”
20、民不聊生 mín bù liáo shēng
释义:民不聊生 聊:依靠。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21、独立难支 dú lì nán zhī
释义:独立难支 独:单独;独立:不依赖外力。比喻个人力量单薄不能维持全局
出处:清·无名氏《说唐》第55回:“雄信闻言大怒,想众将都已杀尽,独立难支,遂叫一声:‘罢了!’”
22、百无聊赖 bǎi wú liáo lài
释义:百无聊赖 百:泛指多;各个方面;聊赖:凭借;指生活或感情上的寄托。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意思。指精神无所寄托。
出处:傅専《阁夜》诗:“百无聊赖作词人,尽许闲愁集一身。”
23、相反相成 xiāng fǎn xiāng chéng
释义:相反相成 相:互相。互相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促成。现在用来表示相反之事物间有着同一性。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24、耳不离腮 ěr bù lí sāi
释义:耳不离腮 两种关系十分接近、亲密
出处:李文元《婚事》:“别人说他俩是耳不离腮,影不离形,好的活像一个人。”
25、自力更生 zì lì gēng shēng
释义:自力更生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出处: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26、自立门户 zì lì mén hù
释义:自立门户 自己独立成为一户人家。指成家自立。多比喻独立出来;另搞一套。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31回:“要称我的心,除非自立门户。”
27、衣食父母 yī shí fù mǔ
释义:衣食父母 穿的和吃的都靠父母提供;指赖以为生的人。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
28、赖有此耳 lài yǒu cǐ ěr
释义:赖有此耳 赖:依赖、倚靠。幸亏有一着(才得解救)。
出处:《晋书·石勒载记》:“尝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大惊曰:‘此法当失,何得遂成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
29、辅车相依 fǔ chē xiāng yī
释义:辅车相依 辅:面颊骨;车:牙床。面颊骨和齿床互相傍依。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靠。
出处: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30、长城万里 cháng chéng wàn lǐ
释义:长城万里 指中国长城。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或军队
出处:宋·陆游《休日留园中至暮乃归》:“长城万里知谁许,看镜空悲两鬓霜。”
31、靠天吃饭 kào tiān chī fàn
释义:靠天吃饭 谓依赖自然条件来过日子。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为什么人家说,靠天吃饭,赖地穿衣呢?”
32、龙多乃旱 lóng duō nǎi hàn
释义:龙多乃旱 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出处:宋·李季可《松窗百说·恃众》:“今不救之,罪分于众而难责,则皆莫之顾,况横身犯众,为人肩利害事耶?谚所谓龙多乃旱是也。”
33、堪托死生 kān tuō sǐ shēng
释义:堪托死生 堪:能够,可以。能够将生死大事相托付。比喻完全可以依赖和依靠。
出处: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34、冰山易倒 bīng shān yì dǎo
释义:冰山易倒 冰山遇到太阳就消溶,容易倒塌。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
出处:《蝴蝶媒》第十三回:"那越公虽待我不薄,奈他年寿无多,冰山易倒,未可久留。"
35、唇揭齿寒 chún jiē chǐ hán
释义:唇揭齿寒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同“唇亡齿寒”。
36、仰望终身 yǎng wàng zhōng shēn
释义:仰望终身 仰望:依赖,指望。封建礼教要求妇女从一而终,所以一辈子都要把丈夫当成唯一的依靠。
出处:《孟子·离娄下》:"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