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一个人自己做自己的事用成语怎么说(形容自己做起的成语):请从隗始,先从隗始,下车作威,乐业安居,儿女英雄,先自隗始,喃喃自语,大模大样,学识渊博,安于所习,安其所习,安分知足,安土乐业,安常守分,安生服业,安贫乐道,安闲自在,安闲自得,巴高望上,度德量力,心中有数,成竹在胸,无关紧要,暗中盘算,欣喜若狂,毛遂自荐,满不在乎,爱国如家,爱惜羽毛,爱民如子,爱财舍命,矮人看戏,矮人观场,矮子看戏,老王卖瓜,请自隗始,随声附和,安贫知命,按行自抑,昂然自得。
1、请从隗始 qǐng cóng wěi shǐ
释义:请从隗始 隗:郭隗自称。原指拿自己做一个榜样。后比喻自愿带头。
出处:《史记·燕召公世家》:"王必欲致士,请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2、先从隗始 xiān cóng wěi shǐ
释义:先从隗始 隗:指战国燕人郭隗;始:开始。以先任用我郭隗为开端。表示自我推荐。
出处:《史记·燕昭公世家》:"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3、下车作威 xià chē zuò wēi
释义:下车作威 原指封建时代官吏一到任,就显示威风,严办下属。后泛指一开头就向对方显示一点厉害。
出处:《汉书·序传》:“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剧,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4、乐业安居 lè yè ān jū
释义:乐业安居 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过着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定正常。
出处: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见如今四海无虞,八方黎庶皆丰富,乐业安居。”
5、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6、先自隗始 xiān zì wěi shǐ
释义:先自隗始 隗:指战国燕人郭隗;始:开始。以先任用我郭隗为开端。表示自我推荐。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7、喃喃自语 nán nán zì yǔ
释义:喃喃自语 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84回:“知圆听到这里,不觉嘻嘻一笑,喃喃自语道:‘救兵救兵,只落得狗咬洞宾。’”
8、大模大样 dà mó dà yàng
释义:大模大样 ①形容架子很大;旁若无人的样子。②形容装模作样。摆出毫无拘束的样子。
出处:明 徐霖《绣襦记》:“这厮大模大样,公然慢我的。”
9、学识渊博 xué shí yuān bó
释义:学识渊博 指学识深而且广
出处:孙犁《小说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10、安于所习 ān yú suǒ xí
释义:安于所习 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出处:明 袁宏道《叙梅子马王程稿》:“人情安于所习,故虽至美,亦以至恶掩也。”
11、安其所习 ān qí suǒ xí
释义:安其所习 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安其所习,毁所不见。”
12、安分知足 ān fèn zhī zú
释义: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人当知足》:“其安分知足之意终身不渝。”
13、安土乐业 ān tǔ lè yè
释义:安土乐业 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出处:汉扬雄《连珠》:“吏不苟暴,役赋不重,财力不伤,安土乐业,民之乐也。”
14、安常守分 ān cháng shǒu fèn
释义:安常守分 分:本分,自己分内的。习惯于平稳的生活,安守本分。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四:“如有一般人,只安常守分,不恁求利,然有时意思亦是求利,察其所安,又看他心所安稳处,一节深一节”。
15、安生服业 ān shēng fú yè
释义:安生服业 服:从事。平稳地生活,安心地从事自己的生业
出处:梁斌《红旗谱》:“她想到冯老兰,不一定肯让朱老忠安生服业地活下去,她的心情更加忧惧不安。”
16、安贫乐道 ān pín lè dào
释义:安贫乐道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17、安闲自在 ān xián zì zài
释义:安闲自在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出处:明 李贽《焚书 预约 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18、安闲自得 ān xián zì dé
释义:安闲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19、巴高望上 bā gāo wàng shàng
释义:巴高望上 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别说是鸳鸯,凭他是谁,那一个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头的?”
20、度德量力 duó dé liàng lì
释义:度德量力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出处: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21、心中有数 xīn zhōng yǒu shù
释义:心中有数 比喻了解实际情况;心里有底。
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
22、成竹在胸 chéng zhú zài xiōng
释义:成竹在胸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出处: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23、无关紧要 wú guān jǐn yào
释义:无关紧要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
24、暗中盘算 àn zhōng pán suàn
释义:暗中盘算 指暗自在心中计算自己的得失等
25、欣喜若狂 xīn xǐ ruò kuáng
释义:欣喜若狂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欢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制。
出处: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6、毛遂自荐 máo suì zì jiàn
释义:毛遂自荐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27、满不在乎 mǎn bù zài hū
释义:满不在乎 满:全;在乎:在意。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出处: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区区一条生命,在他们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马粪一般,是满不在乎的!”
28、爱国如家 ài guó rú jiā
释义:爱国如家 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出处:汉 荀悦《汉纪 惠帝纪》:“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
29、爱惜羽毛 ài xī yǔ máo
释义:爱惜羽毛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30、爱民如子 ài mín rú zǐ
释义:爱民如子 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出处: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
31、爱财舍命 ài cái shě mìng
释义:爱财舍命 指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而追求钱财
32、矮人看戏 ǎi rén kàn xì
释义:矮人看戏 矮子挤在站着的人群里看戏;看不真切;只好随声附和。
出处:清 赵翼《论诗》诗:“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33、矮人观场 ǎi rén guān cháng
释义:矮人观场 场:戏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出处:清 王士禛《香祖笔记》第十卷:“予观宋景文近体,无一字无来历,而对仗精确,非读万卷者不能,迥非南渡以后所及。今人耳食,誉者毁者,皆矮人观场,未之或知也。”
34、矮子看戏 ǎi zǐ kàn xì
释义:矮子看戏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7卷:“正如矮人看戏一般,见前面人笑,他也笑,他虽眼不曾见,想必是好笑,便随他笑。”
35、老王卖瓜 lǎo wáng mài guā
释义:老王卖瓜 比喻自己称赞自己的货色好或本领高强
出处:杨啸《大字报》:“这是我出的大字报呵!那不成了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了吗?”
36、请自隗始 qǐng zì wěi shǐ
释义:请自隗始 自:从;隗:郭隗自称。原指拿自己做一个榜样。后比喻自愿带头。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37、随声附和 suí shēng fù hè
释义:随声附和 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随:跟着;和:音贺。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
38、安贫知命 ān pín zhī mìmg
释义:安贫知命 命:命运。安于贫困的境遇,知道自己的命运,不怨天尤人。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39、按行自抑 àn xíng zì yì
释义:按行自抑 按:克制。约束自己的行为。
出处:唐·柳宗元《梦赋》:"忽崩赛上下兮,聊按行以自抑。"
40、昂然自得 áng rán zì dé
释义:昂然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出处: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