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以字的成语(包含以字的成语_包含以字的四字词语):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以为奇,不以为意,不以为然,不以为耻,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以人废言,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以词害意,不以辞害志,不可以道里计,不知所以,乘虚以入,从一以终,兵以诈立,出以公心,剥床以肤,卑以自牧,啖以甘言,啖以重利,嗤之以鼻,大车以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差以毫厘,失之千里,差以毫厘,谬以千里,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持之以恒,残民以逞,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爱人以德,超以象外,邦以民为本,长此以往,饱以老拳,不以成败论英雄,不随以止,不以介怀,爱之必以其道,啖之以利。
1、大以成大,小以成小 dà yǐ chéng dà,xiǎo yǐ chéng xiǎo
释义:大以成大,小以成小 大可以成为大的优点,小可以成为小的优点。比喻各有各的好处。
出处:汉·扬雄《法言义疏》卷八:"仲尼,神明也,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虽山川、丘陵、草木、鸟兽,裕如也。"
2、不以为奇 bù yǐ wéi qí
释义:不以为奇 并不觉得奇怪。表示这是见惯了的。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3回:“而且老太太时常提问案件,大家亦都见惯,不以为奇。”
3、不以为意 bù yǐ wéi yì
释义:不以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出处: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4、不以为然 bù yǐ wéi rán
释义:不以为然 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有轻视的意思。
出处:宋 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5、不以为耻 bù yǐ wéi chǐ
释义:不以为耻 不认为是可耻。指不知羞耻。
出处:《邓析子 转辞》:“今挂劓不以为耻,斯队之所以乱多治少也。”
6、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bù yǐ wéi chǐ,fǎn yǐ wéi róng
释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耻:耻辱;荣:荣耀。不认为是可耻,反而认为是荣耀。指不知羞耻
出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7、不以人废言 bù yǐ rén fèi yán
释义:不以人废言 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8、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bù yǐ guī jǔ,bù chéng fāng yuán
释义: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9、不以词害意 bù yǐ cí hài yì
释义:不以词害意 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10、不以辞害志 bù yǐ cí hài zhì
释义:不以辞害志 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11、不可以道里计 bù kě yǐ dào lǐ jì
释义:不可以道里计 计:计算。不能用里程来计算。形容程度相差很大
出处:章炳麟《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最有学问的人,就是周秦诸子,比那日本的物茂卿、太宰纯辈,就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了。”
12、不知所以 bù zhī suǒ yǐ
释义:不知所以 所以:所由;原故。不知道原故;为什么会是这样。形容人不明原故;感到意外。
出处: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 购兰亭序》:“遽见追呼,不知所以。”
13、乘虚以入 chéng xū yǐ rù
释义:乘虚以入 乘:趁着;虚:空隙,弱点。趁着空隙或无人防范而进入
出处:明·刘基《春秋明经》:“宋卫间郑师之在外而乘虚以入其国。”
14、从一以终 cóng yī yǐ zhōng
释义:从一以终 从:跟随;终:终身,一辈子。丈夫死了不得再嫁人,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
出处:宋·文天祥《刘良臣母哀辞》:“呜呼,全而生这之必全而归之,从一以终兮尚得正,其何悲!”
15、兵以诈立 bīng yǐ zhà lì
释义:兵以诈立 兵:军事,战争;诈:欺骗。用兵作战要善于用计谋迷惑对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兵以诈立,以利功,以分合为变者也。”
16、出以公心 chū yǐ gōng xīn
释义:出以公心 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出处: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三章:“大丈夫立身行事,须出以公心。”
17、剥床以肤 bō chuáng yǐ fū
释义:剥床以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指伤害;床:卧具。损害到肌肤。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出处:《周易·剥》:“剥床以肤,凶。”
18、卑以自牧 bēi yǐ zì mù
释义:卑以自牧 指以谦卑自守。
出处:语出《易 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
19、啖以甘言 dàn yǐ gān yán
释义:啖以甘言 啖:引诱;甘:甜。用甜言蜜语去引诱人
出处:宋·陈亮《酌古论·孙权》:“啖以甘言,效其珍物,有求则从,惟恐少拂其意。”
20、啖以重利 dàn yǐ zhòng lì
释义:啖以重利 啖:吃,引诱;重:大、厚;利:利益、好处。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
出处:《史记·高祖纪》:“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21、嗤之以鼻 chī zhī yǐ bí
释义:嗤之以鼻 嗤:讥笑。用鼻子发出冷笑声;表示轻蔑;看不起。也作“以鼻嗤之”。
出处:清 颐琐《黄绣球》第七回:“其初在乡自立一学校,说于市,市人非之;请于巨绅贵族,更嗤之以鼻。”
22、大车以载 dà chē yǐ zài
释义:大车以载 大车材坚,能载重物。比喻人有大材,能够胜重任。
出处:《易经·大有》:“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23、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chā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释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过犹不及”宋 朱熹集注:“夫过不及,均也。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24、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chā yǐ háo lí,shī zhī qiān lǐ
释义: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25、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chā yǐ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释义: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差:相差;毫厘:很小的计量单位;谬:同“缪”。开始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26、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chā ruò háo lí miù yǐ qiān lǐ
释义: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处:《礼记 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27、持之以恒 chí zhī yǐ héng
释义:持之以恒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28、残民以逞 cán mín yǐ chěng
释义:残民以逞 残:残害;逞:称愿,满足某种心愿。以残害人民来达到罪恶目的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
29、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dàn bó yǐ míng zhì,níng jìng yǐ zhì yuǎn
释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出处: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
30、爱人以德 ài rén yǐ dé
释义:爱人以德 德:德行。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31、超以象外 chāo yǐ xiàng wài
释义:超以象外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出处: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32、邦以民为本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释义:邦以民为本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出处:《尚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33、长此以往 cháng cǐ yǐ wǎng
释义:长此以往 长:长久;此:如此;这样。长久这样下去。
出处:鲁迅《书信集 二五六 致张廷谦》:“倘长此以往,恐怕要日见其荒凉。”
34、饱以老拳 bǎo yǐ lǎo quán
释义:饱以老拳 饱:充分;以:用。痛打,尽情地揍。
出处:《晋书 石勒载记下》:“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35、不以成败论英雄 bù yǐ chéng bài lùn yīng xióng
释义:不以成败论英雄 不能因事业的成功功失败来判断是不是英雄。
36、不随以止 bù suí yǐ zhǐ
释义:不随以止 不跟随别人而半途停止。
出处: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37、不以介怀 bù yǐ jiè huái
释义:不以介怀 介:留存,搁置;介怀:放在心上。对不愉快或不满意的事,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出处:《南史·张盾传》:"于是生资皆尽,不以介怀。"
38、爱之必以其道 ài zhī bì yǐ qí dào
释义:爱之必以其道 爱护人必须讲究方法。多指父母疼爱子女必须注意方法得当。
出处: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
39、啖之以利 dàn zhī yǐ lì
释义:啖之以利 啖:吃,引诱;利:利益、好处。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
出处:《史记·高祖纪》:"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