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非常享受的四字成语(形容很享受的成语):安危与共,丹书铁契,休戚与共,分甘绝少,吃喝玩乐,吊死问生,同甘共苦,听风听水,如痴如醉,守望相助,安闲自得,宠辱皆忘,宴安鸠毒,心胆俱碎,忧心忡忡,怡然自得,悠然自得,悠闲自在,文恬武嬉,气喘吁吁,水深火热,泰然自若,淋漓尽致,甘苦与共,福禄双全,穷奢极侈,绝甘分少,芒刺在背,贪图安逸,赏心悦目,逍遥自在,逍遥自得,金匮石室,闭门不出,闭门酣歌,闲情逸致,闷闷不乐,饥不择食,鹑居鷇食,悠悠自得。
1、安危与共 ān wēi yǔ gòng
释义:安危与共 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
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2、丹书铁契 dān shū tiě qì
释义:丹书铁契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出处:《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3、休戚与共 xiū qī yǔ gòng
释义:休戚与共 彼此有福有祸都共同承受。休:福;欢乐;戚:忧愁。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出处:明 瞿共美《天南逸史》:“臣与皇上患难相随,休戚与共,愿自不同于诸臣,一切大政自得与闻。”
4、分甘绝少 fēn gān jué shǎo
释义:分甘绝少 绝:拒绝,引伸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央湿,绝少分甘。”
5、吃喝玩乐 chī hē wán lè
释义:吃喝玩乐 谓过恣意享乐的生活。
出处:魏巍《路标》:“却有人认为糊糊涂涂地吃喝玩乐,那才算没有虚掷自己的年华。”
6、吊死问生 diào sǐ wèn shēng
释义:吊死问生 吊:吊祭;问:问候,慰问。吊祭死者,慰问活人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苦。”
7、同甘共苦 tóng gān gòng kǔ
释义:同甘共苦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8、听风听水 tīng fēng tīng shuǐ
释义:听风听水 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
出处:相传龟兹国王与乐人于大山间倾听风和水声,感兴而制乐。唐 王建《霓裳辞》之一:“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9、如痴如醉 rú chī rú zuì
释义:如痴如醉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10、守望相助 shǒu wàng xiāng zhù
释义:守望相助 守望:防守了望。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11、安闲自得 ān xián zì dé
释义:安闲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12、宠辱皆忘 chǒng rǔ jiē wàng
释义:宠辱皆忘 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3、宴安鸠毒 yàn ān zhèn dú
释义:宴安鸠毒 宴安:贪图安逸、享乐;鸠毒:喝毒酒自杀。安乐就象毒药。指贪图享受就等于喝毒酒自杀。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闵公元年》:“宴安鸠毒,不可怀也。”
14、心胆俱碎 xīn dǎn jù suì
释义:心胆俱碎 见“心胆俱裂”。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2回:“于途中连得告急之报,军士已知家国被袭,心胆俱碎,又且远行疲敝,皆无斗志。”
15、忧心忡忡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释义:忧心忡忡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心事重重;十分忧愁。
出处:《诗经 召南 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16、怡然自得 yí rán zì dé
释义:怡然自得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乐的神情。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17、悠然自得 yōu rán zì dé
释义:悠然自得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而舒适。形容态度悠闲;心情舒适。
出处:《晋书 隐逸传 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18、悠闲自在 yōu xián zì zài
释义:悠闲自在 自在:无拘无束。形容神态从容,无拘无束。
出处:清·张贵胜《遗愁集·忠义》卷四:“此之谓从容就义也,死是何等事,乃能夫妇同心,又做得如此悠闲自在。”
19、文恬武嬉 wén tián wǔ xī
释义:文恬武嬉 文官武将都耽于安乐;不以国事为务。文:文官;武:武将。
出处:唐 韩愈《进撰平淮西碑文表》:“相臣将臣,文恬武嬉,习熟见闻,以为当然。”
20、气喘吁吁 qì chuǎn xū xū
释义:气喘吁吁 吁吁:喘气的声音。形容呼吸急促;喘气不止。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李勉向一条板凳上坐下,觉得气喘吁吁。”
21、水深火热 shuǐ shēn huǒ rè
释义:水深火热 像在深水里;如在烈火中。比喻人民生活极为痛苦或国家灾难深重。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22、泰然自若 tài rán zì ruò
释义:泰然自若 泰然:镇静的样子;自若:跟平常一样。形容碰上意外、严重或紧急的情况;能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出处:《金史 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23、淋漓尽致 lín lí jìn zhì
释义:淋漓尽致 淋漓:尽情;畅快;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把事物的一切情态充分地刻画、表现了出来。
出处:明 李清《三垣笔记 崇祯补遗》:“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24、甘苦与共 gān kǔ yǔ gòng
释义:甘苦与共 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25、福禄双全 fú lù shuāng quán
释义:福禄双全 福:福气;禄:俸禄。既有福气,又做官,享受俸禄。
出处:元·贾仲名《对玉梳》第四折:“俺如今福禄双全,稳拍拍的绿窗下做针线。”
26、穷奢极侈 qióng shē jí chǐ
释义:穷奢极侈 穷:极;奢、侈:奢侈。极端奢侈,尽量享受。形容挥霍浪费,荒淫腐化。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陆康传》:“末世衰主,穷奢极侈,造作无端。”
27、绝甘分少 jue gan fen shao
释义:绝甘分少 自己不吃甘美的东西,把仅有的很少的东西分给大家。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以为李陵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28、芒刺在背 máng cì zài bèi
释义:芒刺在背 芒刺:谷类壳上的细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心中惶恐不安、坐卧不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29、贪图安逸 tān tú ān yì
释义:贪图安逸 追求个人享受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若是借口不肯前去,便是贪图安逸,在家恋着妻子,乃是不孝之子。”
30、赏心悦目 shǎng xīn yuè mù
释义:赏心悦目 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出处:《宋史 范镇传》:“凡可以荡心悦目,不宜有加于旧。”
31、逍遥自在 xiāo yáo zì zài
释义:逍遥自在 逍遥:悠闲自得的样子;自在:自由;舒适。形容悠然自得;自由自在。
出处:唐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远眺》:“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32、逍遥自得 xiāo yáo zì dé
释义:逍遥自得 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33、金匮石室 jīn guì shí shì
释义:金匮石室 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34、闭门不出 bì mén bù chū
释义:闭门不出 关起门来不外出,指杜绝与外界交往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史弼传》:“荆竟归田里,称病闭门不出。”
35、闭门酣歌 bì mén hān gē
释义:闭门酣歌 指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形容沉缅酒色,尽情享受。
出处:唐·李延寿《南史·徐绲似》:“绲为梁湘东王,镇西谘议参军,颇为声色,侍妾数十,……,便醉而闭门,尽日酣歌。”
36、闲情逸致 xián qíng yì zhì
释义:闲情逸致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这趟出来,更是闲情逸致,正要问问沿途的景物。”
37、闷闷不乐 mèn mèn bù lè
释义:闷闷不乐 闷闷:心情不愉快。形容心情烦闷抑郁。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38、饥不择食 jī bù zé shí
释义:饥不择食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饥不择食’。”
39、鹑居鷇食 chún jū kòu shí
释义:鹑居鷇食 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出处:《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40、悠悠自得 yōu yōu zì dé
释义:悠悠自得 形容从容不迫,心满意足的样子。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四:"那老者因得了花中之趣,自少至老,五十余年,略无倦意,筋骨愈觉强健,粗衣淡饭,悠悠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