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牛的褒义词语(形容牛的褒义成语):充栋汗牛,初生牛犊不怕虎,吹牛拍马,呼牛作马,对牛弹琴,对牛鼓簧,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敢作敢为,气吞牛斗,泥牛入海,牛不喝水强按头,牛刀小试,牛听弹琴,牛头不对马嘴,牛头不对马面,牛头马面,牛星织女,牛羊勿践,牛角书生,牛郎织女,目无全牛,目牛无全,老牛舐犊,运用自如,风马牛不相及,马面牛头。
1、充栋汗牛 chōng dòng hàn niú
释义:充栋汗牛 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出处: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2、初生牛犊不怕虎 chū shēngniú dú bù pà hǔ
释义:初生牛犊不怕虎 牛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年轻人勇敢胆大;无所畏惧;敢作敢为。也作“初生牛犊不惧虎”、“初生牛犊不畏虎”。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俗云:‘初生牛犊不惧虎。’”
3、吹牛拍马 chuí niú pāi mǎ
释义:吹牛拍马 吹嘘奉承。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后记》:“我想假如曾某能把那种吹牛拍马的精力……用到求实学一点上,所得不是要更多些吗?”
4、呼牛作马 hū niú zuò mǎ
释义:呼牛作马 见“呼牛呼马”。
出处:《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5、对牛弹琴 duì niú tán qín
释义:对牛弹琴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出处:汉 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6、对牛鼓簧 duì niú gǔ huáng
释义:对牛鼓簧 见“对牛弹琴”。
出处:《庄子·齐物论》“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晋·郭象注:“是犹对牛鼓簧耳,彼竟不明,故己之道术终于昧然也。”
7、庖丁解牛 páo dīng jiě niú
释义:庖丁解牛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8、得心应手 dé xīn yìng shǒu
释义:得心应手 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9、敢作敢为 gǎn zuò gǎn wéi
释义:敢作敢为 做事果敢,不怕风险,无所顾忌
出处:明 王士性《广志绎 江南诸省》:“此自英雄大略之主,敢作敢为之事,意到即行。”
10、气吞牛斗 qì tūn niú dǒu
释义:气吞牛斗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出处: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蟠桃记 诞孙相庆〉》:“看兰孙,气吞牛斗,知不是等闲人。”
11、泥牛入海 ní niú rù hǎi
释义:泥牛入海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潭州龙山和尚》:“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12、牛不喝水强按头 niú bù hē shuǐ qiǎng àn tóu
释义:牛不喝水强按头 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喝水强按头’吗?我不愿意,难道杀我老子娘不成!”
13、牛刀小试 niú dāo xiǎo shì
释义:牛刀小试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出处:宋 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14、牛听弹琴 niú tīng dàn qín
释义:牛听弹琴 比喻听不懂。
出处:瞿秋白《乱弹》:“现在,‘治于人的小人’,要想在无线电的播音里去听清楚昆曲的平上去入,自然是牛听弹琴,一窍不通了。”
15、牛头不对马嘴 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
释义:牛头不对马嘴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
16、牛头不对马面 niú tóu bù duì mǎ miàn
释义:牛头不对马面 比喻答非所问或对不上号。
出处: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十四回:“尽其所有写上,都是牛头不对马面。”
17、牛头马面 niú tóu mǎ miàn
释义:牛头马面 佛家语;指阎王手下的两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面像马。现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出处:《楞严经》:“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矟,驱入城门。”
18、牛星织女 niú xīng zhī nǚ
释义:牛星织女 即牛郎织女。
出处: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诗之十:“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19、牛羊勿践 niú yáng wù jiàn
释义:牛羊勿践 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于人乎?”
出处: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于人乎?”
20、牛角书生 niú jiǎo shū shēng
释义:牛角书生 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出处:《新唐书 李密传》:“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21、牛郎织女 niú láng zhī nǚ
释义: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出处:《群音类选 南西厢记》:“你影只形单,羞睹牛郎织女星。”
22、目无全牛 mù wú quán niú
释义: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23、目牛无全 mù niú wú quán
释义:目牛无全 《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后因以“目牛无全”比喻技艺纯熟或谋划高明。
出处:《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24、老牛舐犊 lǎo niú shì dú
释义:老牛舐犊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25、运用自如 yùn yòng zì rú
释义:运用自如 自如:活动不受阻碍。形容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
出处:清 梁启超《开明专政论》第五章:“列国并立时代,幅员稍狭,故得厉行专政,而运用自如。”
26、风马牛不相及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释义:风马牛不相及 风:放逸;走失;及:到达;碰头。指两地相隔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另种说法:兽类雌雄相诱叫“风”;马和牛不同类;不致相诱。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27、马面牛头 mǎ miàn niú tóu
释义:马面牛头 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出处:《西湖二集 文昌司怜才慢注禄籍》:“没慈心的马面牛头,两股叉,两条鞭,恶恶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