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惯不惯的近义词(形容见惯不惯成语):眼皮底下,不足为奇,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大惊小怪,少见多怪,屡见不鲜,心平气和,数见不鲜,熟视无睹,物以稀为贵,见怪不怪,视而不见。
1、眼皮底下 yǎn pí dǐ xià
释义:眼皮底下 ◎ [be under one’s nose] 眼底下这孩子是在我眼皮底下长大的||| 见“ 眼皮子底下 ”。
2、不足为奇 bù zú wéi qí
释义:不足为奇 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认为奇怪。多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新奇之处。也作“不足为怪”。
出处:宋 毕仲游《祭范德孺文》:“人乐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则公不足为奇。”
3、习以为常 xí yǐ wéi cháng
释义:习以为常 习:习惯;常:平常。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平常了。
出处:《逸周书 常训》:“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
4、司空见惯 sī kōng jiàn guàn
释义:司空见惯 司空:古代官名;见惯:常见而习惯了。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出处:唐 孟棨《本事诗 情感》:“刘于席上赋诗曰:‘……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5、大惊小怪 dà jīng xiǎo guài
释义:大惊小怪 指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奇怪。
出处:宋 朱熹《答林择之书》:“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6、少见多怪 shǎo jiàn duō guài
释义:少见多怪 少见:见识少。见识太少;遇到事情就以为奇怪。多形容见闻浅陋。
出处:汉 牟融《理惑论》:“谚云:'少所见,多所怪,睹骆驼,言马肿背。”
7、屡见不鲜 lǚ jiàn bù xiān
释义:屡见不鲜 屡:多次;鲜:新奇。多次见到就不觉得新奇了。也作“数(shuò;屡次)见不鲜。”
出处:鲁迅《而已集 略谈香港》:“第二条是‘搜身’的纠葛,在香港屡见不鲜。”
8、心平气和 xīn píng qì hé
释义:心平气和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出处:宋 程颐《明道先生行状》:“先生每与论事,心平气和。”
9、数见不鲜 shuò jiàn bù xiān
释义:数见不鲜 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出处:《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无久慁公为也。”
10、熟视无睹 shú shì wú dǔ
释义:熟视无睹 熟视:细看;睹:看见。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出处:晋 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11、物以稀为贵 wù yǐ xī wéi guì
释义:物以稀为贵 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
出处:唐 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诗:“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
12、见怪不怪 jiàn guài bù guài
释义:见怪不怪 看见奇怪的事也不以为怪;能泰然处之。指遇事沉稳不慌。
出处:宋 洪迈《夷坚三志 己 姜七家猪》卷二:“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13、视而不见 shì ér bù jiàn
释义:视而不见 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没看见。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