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动物八个字的成语(关于动物的八字成语):不见舆薪,两败俱伤,为渊驱鱼,为虺弗摧,亡羊补牢,以狸致鼠,冷暖自知,塞翁失马,明察秋毫,死而不僵,殃及池鱼,求其友声,涸泽而渔,渔翁得利,焚林而猎,焚林而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狮子搏兔,百足之虫,目光短浅,竭泽而渔,老骥伏枥,老鼠过街,草木皆兵,螳螂捕蝉,风声鹤唳,驷马难追,鸟为食亡,鸡犬升天,鸿鹄之志,鹬蚌相争,鹬蚌相持,黄雀在后。
1、不见舆薪 bù jiàn yú xīn
释义:不见舆薪 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2、两败俱伤 liǎng bài jù shāng
释义:两败俱伤 败:失败。俱:全。斗争的双方都受到损伤。古时卞庄子要刺虎;馆竖子说;两只老虎正在争一牛;斗争结果;小虎会死;大虎会伤;然后刺杀伤虎而有杀二虎之名。后比喻因斗争;双方都受伤害。
出处:宋 汪应辰《文定集 答梁子铺》:“东汉之君子必欲与小人为敌,终于两败俱伤,而国随以亡。”
3、为渊驱鱼 wèi yuān qū yú
释义:为渊驱鱼 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4、为虺弗摧 wéi huǐ fú cuī
释义:为虺弗摧 虺:小蛇。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弱敌不除,必有后患。
出处:《国语 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5、亡羊补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释义:亡羊补牢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6、以狸致鼠 yǐ lǐ zhì shǔ
释义:以狸致鼠 狸:猫。捉老鼠用猫作诱饵。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出处:《吕氏春秋 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绳,虽工不能。”
7、冷暖自知 lěng nuǎn zì zhī
释义:冷暖自知 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出处:唐 善无畏《大日经疏》第12卷:“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8、塞翁失马 sài wēng shī mǎ
释义:塞翁失马 边塞一老人丢失一匹马;后此马归来;并带回一匹骏马。比喻虽然暂时受到损失;但从长远看;也许会得到好处。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9、明察秋毫 míng chá qiū háo
释义:明察秋毫 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现象。目光犀利;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10、死而不僵 sǐ ér bù jiāng
释义:死而不僵 即使死了也不僵硬。形容坏势力等不容易被清除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
11、殃及池鱼 yāng jí chí yú
释义:殃及池鱼 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
12、求其友声 qiú qí yǒu shēng
释义:求其友声 朋友以意气相投而结交,如昆虫以同声而相应
出处:《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13、涸泽而渔 hé zé ér yú
释义:涸泽而渔 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出处:《文子 七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14、渔翁得利 yú wēng dé lì
释义:渔翁得利 见“渔人得利”。
出处: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5回:“趁着潮州兵将赴调,我乘空袭了城池,岂不是渔翁得利?”
15、焚林而猎 fén lín ér liè
释义:焚林而猎 焚烧树木林,猎取禽兽。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久打算。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16、焚林而田 fén lín ér tián
释义:焚林而田 烧毁树林以猎取野兽。比喻取之不留馀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出处:《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偷取多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ī zhì
释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出处:《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8、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gǒu zuǐ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释义: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出处: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19、狮子搏兔 shī zǐ bó tù
释义:狮子搏兔 比喻对小事情也非常重视、用出全部力量
出处: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
20、百足之虫 bǎi zú zhī chóng
释义:百足之虫 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即马陆。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虽一时败
出处:明 徐学谟《归有园尘谈》:“吝者自能致富,然一有事则为过街老鼠;侠者或致破家,然一有事则为百足之虫。”
21、目光短浅 mù guāng duǎn qiǎn
释义:目光短浅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出处: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章:“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
22、竭泽而渔 jié zé ér yú
释义:竭泽而渔 竭:弄尽;泽:池塘;渔:捕鱼。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也比喻残酷榨取。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23、老骥伏枥 lǎo jì fú lì
释义:老骥伏枥 骥:千里马;枥:马槽。伏枥:就着马槽吃食。老的千里马虽然趴在槽头吃食;但仍想奔驰千里。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壮志。
出处: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4、老鼠过街 lǎo shǔ guò jiē
释义:老鼠过街 比喻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亦作“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
25、草木皆兵 cǎo mù jiē bīng
释义:草木皆兵 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26、螳螂捕蝉 táng láng bǔ chán
释义:螳螂捕蝉 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27、风声鹤唳 fēng shēng hè lì
释义:风声鹤唳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出处:唐 房玄龄《晋书 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28、驷马难追 sì mǎ nán zhuī
释义:驷马难追 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形容话已说出;就无法追回或说话算数。
出处:《新五代史 晋高祖皇后李氏传》:“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负义。兵戈屡动,驷马难追,戚实自贻,咎将谁执!”
29、鸟为食亡 niǎo wéi shí wáng
释义:鸟为食亡 鸟儿为了吃食而死。比喻人为了名利而丧失生命
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13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时袁伯珍听得这些话,便要从此发一宗洋财。”
30、鸡犬升天 jī quǎn shēng tiān
释义:鸡犬升天 比喻一个人做了大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31、鸿鹄之志 hóng hú zhī zhì
释义:鸿鹄之志 鸿鹄:天鹅。天鹅所有的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2、鹬蚌相争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释义: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出处:清 湘灵子《轩亭冤 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33、鹬蚌相持 yù bàng xiāng chí
释义:鹬蚌相持 《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便宜第三者。
出处: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
34、黄雀在后 huáng què zài hòu
释义:黄雀在后 (螳螂准备捕蝉)黄雀在后面准备啄螳螂。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出处:汉 刘向《说苑 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